我正在尝试布线一个简单的电路板,这是我 15 年来第一次完成布线,因为我布线了一个相当于 mspaint 的 12V 线性电源。该板主要由 LPC2387 组成,这是一个需要多种 +3.3V 和 GND 连接的 LQFP100 IC。
当我玩弄这个东西的走线时,令我震惊的是,即使只布线了 GND,IC 的底面也是它自己的小老鼠窝。使用这种策略,我需要在下面有一大堆通孔来为 IC 供电。
这是正常的吗?我对这一切都错了吗?
我正在尝试布线一个简单的电路板,这是我 15 年来第一次完成布线,因为我布线了一个相当于 mspaint 的 12V 线性电源。该板主要由 LPC2387 组成,这是一个需要多种 +3.3V 和 GND 连接的 LQFP100 IC。
当我玩弄这个东西的走线时,令我震惊的是,即使只布线了 GND,IC 的底面也是它自己的小老鼠窝。使用这种策略,我需要在下面有一大堆通孔来为 IC 供电。
这是正常的吗?我对这一切都错了吗?
您缺少的是电源平面的使用。看来您正在使用 Eagle,使用该polygon
命令创建一个平面,并将其命名为 GND。然后,使用ratsnest
命令将这架飞机倒在您的板上。
对于 4 层板,您应该有一个内部 GND 层和一个内部 VDD 层。将您的信号路由到外层,并通过通孔到达焊盘附近的平面。
对于 2 层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当通过电源层路由信号时,很容易设置环路(这对信号完整性和 EMI 不利)。
IOIO 是具有良好布线的 2 层设计示例。此图中的底层是 GND;我已经对此进行了编辑,以在 IC 下方使用 3.3V 平面而不是它们的原始迹线。您可以在此处获取未经编辑的原始文档(包括布局文件)。
他们将去耦帽放置在相当远的地方。据推测,这样做是为了让所有部件都可以放在顶层。如果您可以在两侧焊接,最好将它们直接放在 IC 下方,并用短过孔连接到相关引脚。
另请注意,他们的稳压器及其相关的 10uF 去耦电容几乎没有在右侧的屏幕截图之外。如果它们更进一步,除了显示的 0603 之外,我还会在 IC 下方立即添加一个 10uF 左右的大容量电容。
最后,请注意,即使 IC 下方有一个大的低阻抗平面,它也是由右侧两个焊盘下方的两条 8 mil 走线馈电的。如果我格外小心,我会移动右侧的 LED 和电阻器,以及穿过右上角的 5V 走线,以通过该间隙获得较低阻抗的连接。
将它们连接到引脚附近的 VCC/GND 平面。更安静的电源连接,更多的空间来路由其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