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招聘精选样卷

本试卷为中学教师招聘精选样卷,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中学教师招聘精选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35题,每题1分,共计35分)

(  D  )
1、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不受生产发展因素的影响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  B  )
2、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A、差异性
B、顺序性和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  D  )
3、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性
B、发散型
C、冲动性
D、沉思型
(  C  )
4、()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  A  )
5、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  C  )
6、在现代迁移理论中,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是()。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安德森
(  C  )
7、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  D  )
8、计划安排每天的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的()。
A、组织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  A  )
9、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A、有结构问题
B、无结构的问题
C、简单问题
D、复杂问题
(  A  )
10、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
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  D  )
11、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A、最终结果
B、中间环节
C、目标
D、最高阶段
(  C  )
12、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
A、定势效应
B、晕轮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首因效应
(  B  )
13、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  A  )
14、数学课上,为了更好地形成智力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给学生提供( )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型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  C  )
15、警察要求司机停车,司机就必须将车开到路边停下,这种现象是( )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顺从
(  B  )
16、( )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埃里克森
D、皮亚杰
(  C  )
17、关于错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
B、错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人心理的原因
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
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糾正的
(  D  )
18、“酸葡萄心理” “甜柠檬效应”属于( )防御机制。
A、压抑
B、代偿
C、升华
D、文饰
(  C  )
19、有的人在行动中畏缩不前,惊慌失措,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  D  )
20、“性格决定命运”突出了人格的( )
A、独特性
B、社会性
C、稳定性
D、功能性
(  C  )
21、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 )内,做出处理。逾期未做处理或者久拖不决的,申诉人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A、10 日
B、15 日
C、30 日
D、2 月
(  D  )
22、我国农业生产目标正向( )转化。
A、优质、低毒、高效
B、高产、低毒、高效
C、高产、优质、低毒
D、高产、优质、高效
(  C  )
2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处于最底层的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吠舍
(  C  )
24、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角度来看,“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长”的说法反映了( )的观点。
A、多因素作用论
B、白板论
C、内发论
D、外银论
(  A  )
25、在教育工作中,“不陵节而施”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
(  C  )
26、(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 融洽、平等合作。
A、民主平等
B、教学相长
C、心理相容
D、尊师爱生
(  A  )
27、教师将正在上课的学生赶出教室侵犯了学生的( )
A、受教育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  A  )
28、根据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的特点,我们可以使用( )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说服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  A  )
29、操行评定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 )为基本依据。
A、学生守则
B、班级秩序
C、校规
D、班级目标
(  A  )
3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 )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
A、学生已有品德水平
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
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
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  B  )
31、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 )功能。
A、诊断
B、调控
C、激励
D、教学
(  D  )
32、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鲁迅。下列名句蕴含哲理与此相同的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D、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C  )
33、当前,我国消费者购买商品越来越趋于理性,“货比三家”,关注更多的是商品的“性价比”。消费者购买商品看重“性价比”,这是(??)
①对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考量
②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衡量
③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④对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综合权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A  )
34、判断人们职业行为优劣的具体标准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各行各业都应共同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是(??)
A、遵纪守法
B、爱岗敬业
C、诚实守信
D、奉献社会
(  D  )
35、计算机软件是指( )。
A、计算机程序
B、源程序和目标程序
C、源程序
D、计算机程序及有关资料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  BCDE  )
1、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A、性格的社会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
E、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  BD  )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观察法主要优点是保持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性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B、个案法能够加深对特定个体的了解,所收集的资料具有可靠性
C、实验室实验法对条件控制最严格
D、测验法按内容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E、实验法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  ABCDE  )
3、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包括( )
A、连续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E、阶段性
(  BCD  )
4、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
A、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B、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C、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  ABCDE  )
5、质的研究法的不足之处有( )
A、无法精确描述群体现象
B、研究过程周期长
C、难以检验研究信度
D、难以检验研究效度
E、研究过程耗时费力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   T  )
1、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属于元认知策略。 
(   T  )
2、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   T  )
3、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   T  )
4、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   F  )
5、生理自我是最先成熟的,社会自我成熟的时间晚于心理自我。 
(   F  )
6、如果教师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可以通过行政复议的形式获得救济。 
(   T  )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 
(   F  )
8、—般来说,个案研究法的结论客观性比较强。 
(   T  )
9、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存在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许多法律义务就是道德义务。(??) 
(   F  )
10、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拉开触电的人。 (??) 

四、简答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简述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
2、课程标准的构成。
3、为了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的公开审理是如何要求的?
4、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哪几条途径?
5、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是什么?

五、论述题 (共3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请结合实际说明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运用。
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学有什么启示?
3、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 23门选修课,34门活动课;初中开设了 35门活动 课。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 “发展 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 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 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 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
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

六、材料分析题 (共2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儿童刘某,男,1991年4月出生。1997年该儿童要求进入某师范大学的附属小学接受义务教育,该小学拒绝接收,理由是:区教委制定的区中、小学1997年度招生方案规定该附属小学的新生入学年龄为6岁10个月,而刘某至1997年8月30日新生入学只有6周岁4个月零10天。刘某的父亲则认为其子已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的年满6周岁应当入学的年龄,附属小学拒收系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他们多次与学校交涉未果。刘某的父亲无奈遂多次要求区教委对该小学拒收刘某入学一事作出处理,区教委一直对此事不予受理。
请你利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该案例。
2、张某从某师范院校专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中学教物理。一年后所教班级数学成绩明显下降,学生对他意见很大,强烈要求换老师。学校经调查发现,张某不认真研究本专业知识,课前不备课或备课很简单,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教育组多次找他谈话,组织有关教师听他的课,但张某不接受对其教学工作的检查,甚至在成绩评定时,有意评低对他有意见学生的成绩,个别的甚至有意评不及格。学校经研究认为张某不再适宜担任该科教学工作,但又没有合适的科目,决定由他负责学校的治安、收发工作。张某不服,认为自己是教师,应担任教学工作,学校的决定侵犯其教育教学权,于是向教育局提出申诉。
本案中,学校是否侵犯了张某的教育教学权?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