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育心理学预测卷

本试卷为2022年教育心理学预测卷,题目包括:填空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预测卷

一、填空题 (共40题,每题2.5分,共计100分)

1、区别冲动与沉思认知方式的标准是( )与( )。
2、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是由其不同的( )和( )而造成的。
3、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其( )和( )相互作用的结果。
4、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包括( )和( )两个方面。
5、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 )为依据。
6、知识学习过程一般包括( )、知识保持和( )三个阶段。
7、( )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8、教育目的规范下的、( )与( )共同组成的活动称为教育。
9、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分为新授课、( )、( )和技能课。
10、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主要有( )。
11、备课的内容包括( ) 、( )和( ) 。
12、备课的内容包括( )、( )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13、常用的组织策略有( )、利用图示和( )。
14、德育过程通常由( )、( )、( )和( )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5、创造性和个性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高创造者一般具有以下个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 )。
16、班级管理的实质是( )。
17、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确定主要依据是学生的( )和身心发展特点。
18、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标,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 )为止。
19、课程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 )两个方面。
20、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 )、形成价值判断以及作出决定等步骤。
21、根据( )的处理方式,教学评价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
2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有( )和( )两个方面。
23、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 )以及在教学之后的( )。
24、教师的敬业精神包括( )、( )、( )、( ),借此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25、课程计划,又称( )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文件。
26、活动课程的特点有( )、广泛性、( )和灵活性
27、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 )与( )编成固定的班级,集体上课。
28、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和( )。
29、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可采取观察法、( )、( )及调查访问等方法。
30、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 、( ) 。
31、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 )、( )和自动化阶段。
32、元认知是( ),即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与控制。
33、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一般可以概括为 ( )和( )。
34、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 )为标志。
35、教学大纲一般由( )和( )组成。
36、根据知识表述形式不同,可以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
37、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把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活动的主观判断称为( )。
38、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 )。
39、依据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是对( )与( )的评价。
40、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方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 )和( )。
相关标签:
  • 教育学、心理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