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教育学、心理学题库
本试卷为往年教育学、心理学题库,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心理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35题,每题1分,共计35分)
( C )
1、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遵从集体阶段是()。
( C )
2、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 D )
3、研究表明,我国儿童摆脱成人惩罚的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分析判断的转折在()。
( A )
4、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为()。
( D )
5、学生具有发展的()。
( A )
6、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 A )
7、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 D )
8、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 D )
9、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
( B )
10、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学生表现良好,教师减少其家庭作业的量,教师这样的行为称之为()。
( B )
11、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 A )
12、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
( A )
1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 B )
14、某些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D )
15、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 B )
16、()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 D )
17、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 B )
18、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 A )
19、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 C )
20、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称为()。
( C )
21、假如一个教师非常关心如“学生喜欢我吗?”这样的问题,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那么他处于教师成长的()。
( A )
22、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年。
( B )
23、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教育目的的()。
( B )
2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 B )
25、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
( D )
26、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称为( )。
( B )
27、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
( D )
28、关于智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29、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
( C )
3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C )
31、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 B )
32、一个学习材料中间的项目比两端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这支持了哪种遗忘的理论?()
( D )
33、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 B )
34、由先前影响所造成的比较固定而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叫做()。
( A )
35、皮亚杰道德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 ABCD )
1、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
( BCD )
2、可以借助三三种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
( ADE )
3、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了()的过程。
( ABCD )
4、要开展教师进修提高工作,其内容一般包括( )。
( ABCD )
5、我国的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 T )
1、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 F )
2、理解是阅读的基础,因而近年来对阅读策略研究较多的是理解策略,自我提问策略和总结策略是两种最主要的理解策略。
( T )
3、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 T )
4、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倒摄抑制.
( T )
5、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 F )
6、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度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 T )
7、根据外部表情来识别和判断他人的情绪情感时,首先依赖于认知者的年龄.
( F )
8、专家解决问题时由于善于应用一般解题策略,所以他们比新手解决问题快而且不易出错。
( F )
9、下位学习不能用形式逻辑来解释。
( F )
10、二年级儿童学会用学具拼搭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这是动作技能学习。
四、简答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什么是心理发展?并说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
4、学生在学校的义务和责任有哪些?
5、简述遗忘规律。
五、材料分析题 (共3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2、读者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不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
3、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相关标签:
- 教育学、心理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