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

本试卷为(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题目包括:主观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主观题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题

一、主观题 (共10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

1、一天中午,六年级学生正在操场上打篮球。突然小海和小冰打在一起,吴老师看到了这一幕,迅速走上前去,严厉地看着他们俩,一言不发。看到吴老师,他俩停止了打斗,吴老师说: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都吃了。打球时发生碰撞是很正常的,你们竟然大打出手,丢人不?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好呢?还是我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我们自己处理。”几分钟后,他俩言归和好,并向吴老师承认了错误
(1)、评析吴老师对学生冲突的处理方式。(10)
(2)、结合材料简述教师处理学生冲突的基本要求。(10)
2、材料
沈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同学们嬉笑不已,沈老师看后笑着说:“头像画的很逼真,这位画画的同学很有天赋,我为班上有这样的人而感到高兴,建议他多向美术老师请教,充分发挥特长,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美术 家呢。”沈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可是这节课不是美术课,而是作文讲评课,现在我把它擦掉好吗?”沈老师正要去擦,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向沈老师深深的鞠了一个躬,然后抢过黑板擦,擦掉了他的“得意之作”。
多年以后,一副赞美老师,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展作品,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
问题:
(1)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10分)
(2)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对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10分)
3、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4、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中国画有哪几大画科?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墨分五色,是哪五色?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名作欣赏、技法学习”内容法人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5、语文教师在教古诗《春晓》时,小龙禁不住发问:“老师,诗人春天好睡觉,连这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老师不假思索的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起床到外面一看不就知道了嘛。”小龙还想追问,老师不耐烦地摆摆手让他坐下说道:“大家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要随便提问。”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小龙也低下了头。
问题:
(1) 结合材料评析这位教师处理学生课堂提问的做法。(10分)
(2) 谈谈教师怎样保护和培养学生的意识问题。(10分)
6、育才小学的李老师在教“笔”这个生字时,她拿起一支毛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竹子做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竹”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个“毛”字),然后告诉学生:“竹头下面加个毛字,合起来就是‘笔’字。”
问题:(1)李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突出体现了哪个教学原则?为什么?
(2)结合本材料谈谈该原则的贯彻要求。
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脚杯内测传球
动作方法 斜线助跑,助跑方向与出球方向成45度,支撑脚以脚掌外侧着地,踏在球的后侧方20~25厘米处,脚尖指向出球方向,身体稍向支撑腿一侧倾斜,支撑脚着地的同时,踢球腿以膝关节为轴,由大腿带动小腿成弧线向前摆动,当身体转向出球方向,膝关节摆至接近球的内侧垂直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脚尖稍外转、指向斜下方,脚面绷直,脚趾紧扣,用脚背内侧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踢球腿随球继续前摆。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问题1][简答题]
简要说明“脚背内侧传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问题2][简答题]
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问题3][简答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三种“脚背内侧传球”的练习方式并说明理由。(20分)
8、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弱,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肠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点到3点像狼似的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
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请就此材料分析人类心理发展需具备的条件。
9、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一辆完好地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集聚的街区,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结果发现停放在中产阶级集聚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结果发现,刚过了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因此,有研究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
(1)基于上述材料,请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谈谈你对“破窗理论”的理解。
(2)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10、王老师的数学课教得非常出色。一些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一旦经他指点,不久数学成绩便有飞快的提高。他除了教数学外,还是班主任。但是,他的班主任工作进展得不理想。有的学生抱怨说,王老师的全部心思都在数学上,组织课外活动、开班会,都是讲数学题。王老师偏爱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班委会由数学尖子组成。每当遇上学生不守纪律,王老师就把全班学生训一顿,而且采取枪打出头乌的办法,狠狠地惩罚闹事者。但这并没有改变班上一团糟的局面,看到自己的班级,王老师很无奈。他认为自己尽了力,班会没少开,课外活动经常搞,也经常找学生谈话,做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但效果总是不明显。
问题:
(1)从上面的材料来看,王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没有做好。请问,王老师陷入班主任工作困境的原因是什么?试予以分析。
(2)从王老师的经历来看,作为班主任,除了要具有一般教师的素养外,还应具有哪些特殊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