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资(综合素质)

本试卷为幼儿教资(综合素质),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材料分析题,写作题。

幼儿教资(综合素质)

一、单项选择题 (共29题,每题2分,共计58分)

(  D  )
1、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A、②④①⑦⑤③⑥
B、④②③⑥①⑦⑤
C、⑥⑤③②④⑦①
D、②④⑤①⑦③⑥
(  A  )
2、学生最喜欢上肖老师的课,因为他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自由看小说、玩手机或者睡觉。肖老师认为自己只要认真把知识讲清楚就行了,学生听不听课是他们自己的事,纪律管理应该是班主任的职责。下列对他的这种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权利
B、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
C、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
D、没有落实教育教学的任务
(  C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人标志。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  D  )
4、被评论界认为是意大利继《木偶奇遇记》之后又一部流传各国的传世佳作,给意大利和作者本人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的是意大利著名游记作家亚米契斯的( )
A、《绿野仙踪》
B、《小王子》
C、《爱丽丝梦游仙境》
D、《爱的教育》
(  C  )
5、关于全面发展的学生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的
B、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整体性,视学生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C、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就是要求所有学生同步发展
D、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提倡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  B  )
6、“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体现在( )。
A、以学校为本
B、以学生为本
C、以教师为本
D、以课程为本
(  B  )
7、“小李并非既懂英语又懂俄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小李懂英语,但不懂俄语
B、小李不懂英语,或不懂俄语
C、小李不懂英语,也不懂俄语
D、小李懂俄语,但不懂英语
(  D  )
8、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身教重于言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成为幼儿的榜样。这说明( )
A、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B、劳动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C、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D、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  B  )
9、单项选择:下列历史事件中,揭开中国全面抗战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件
B、卢沟桥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  C  )
10、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代思想家是( )。
A、庄子
B、韩愈
C、顾炎武
D、顾宪成
(  B  )
11、明代学者王阳明训示儿子说:现在人的病痛,大多是因为傲;千罪百恶,都是从傲上来 的,事实也说明,所有的人都不会相信自傲的人,也没有一个愿意与他不相信的人合作。据此,可以推出( )。
A、谦虚的人总能避免人生的病痛
B、谁都不愿意与自傲的人合作
C、谁都愿意与谦虚的人合作
D、谦虚的人会获得所有人的信任
(  D  )
12、周朝的“三公”是( )、太傅和太保的统称。
A、太史
B、少保
C、太尉
D、太师
(  C  )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
A、阳光
B、月光
C、激光
D、星光
(  B  )
14、南朝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 )。
A、陶渊明
B、谢灵运
C、沈约
D、鲍照
(  A  )
15、同宿舍四个人规定。谁回来最晚谁关灯。有一天宿舍没有关灯。管理员盘问谁回来最晚。
小杨说:“我回来时,小林刚要睡。”
小袁说:“我回来时,小夏睡着了。”
小林说:“我回来时,小袁正好上床睡觉。”
小夏说:“我上床就睡了,什么也不知道。”
假设他们四人说的都是实话,那么( )回来最晚。
A、小杨
B、小袁
C、小林
D、小夏
(  D  )
16、在Word中,要将一张图片作为某段文字的背景,需将该图片的环绕方式设置为( )
A、四周型
B、紧密型
C、浮于文字上方
D、衬于文字下方
(  D  )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是( )。
A、整理电脑中的资料,将各种资料分类并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
B、根据个人习惯整理浏览器中的收藏夹
C、每隔一段时间整理更新电话簿
D、用数码相机照相
(  B  )
18、在幼儿园时认定的“好学生”,在小学时的发展可能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以前“很弱”甚至是调皮捣蛋的孩子.却可能因为学习习惯比较好而在中学中逐渐出挑。这表明( )。
A、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幼儿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
C、在一定阶段内幼儿的发展具有稳定性
D、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  A  )
19、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  C  )
20、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在教学材料和方式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个别差异。刘老师所处的教师成长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自身阶段
(  A  )
21、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 )。
A、素质教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创新教育
D、终身教育
(  B  )
22、下列不是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权利是( )。
A、生存权
B、完全的政治权利
C、受教育权
D、受尊重权
(  D  )
23、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
B、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智者
C、让每个学生成才
D、为每个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  D  )
24、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思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对于达到( )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行上述教育的同时,应当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A、12周岁
B、学前教育
C、16周岁
D、义务教育
(  A  )
25、有的教师怕影响总体成绩,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侵犯了学生的( )。
A、受教育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人身安全权
(  A  )
26、战国时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 )。
A、《甘石星经》
B、《授时历》
C、《夏小正》
D、《大衍历》
(  C  )
27、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创造天地的是( )。
A、黄帝
B、女娲
C、盘古
D、伏羲
(  C  )
28、印记学习是指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由直接印象形成的学习行为,印记学习行为虽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印记学习行为的是( )
A、绵羊走近并试图留在喂养过它的主人身边
B、由人喂养大的斑马雀会向主人的手指求偶
C、绵羊用舌舔小羊的方式来标记自己的后代
D、刚出生的绿头鸭跟随着一个移动的物体走
(  A  )
29、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涵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每题14分,共计42分)

1、由于教学面对的是许多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如何处理这些看似不起眼,却有可能给学生带来重大影响的问题,是一个教师不可回避的职责。在该材料中,这位教师没有草率地批评“迟迟未动笔”做作业的男生,而是巧设台阶,留给学生充分的余地,不仅体现出了高超的教学技巧,而且表现出了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这看似寻常的一个举动,却能极大地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努力向上的干劲,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时,教师的一个善意微笑,就能打开学生紧闭的心扉;教师对学生一个赞许的点头,就能给学生极大的勇气。退一步,就是海阔天空,对于教师而言,不过分紧逼,为学生留一个余地,也许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位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回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教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本文摘自《人民教育》)
请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做出评析。
3、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培育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孔子在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教育理论。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请分析“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蕴含了怎样的教学理念,并分析它对我们从事教学活动有怎样的启示。

三、写作题 (共1题,每题50分,共计50分)

1、请以“我为什么当老师”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字数在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