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

本试卷为2023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D  )
1、按斯金纳的观点,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是( )。
A、练习
B、同化
C、顺应
D、强化
(  A  )
2、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
A、最终答案
B、唯一结论
C、绝对解释
D、不变实质
(  D  )
3、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的学习属于( )
A、代表学习
B、机械学习
C、命题学习
D、概念学习
(  A  )
4、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这是( )
A、学习迁移
B、水平迁移
C、垂直迁移
D、具体迁移
(  B  )
5、学习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的48个音标发音最初受到的干扰是(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纵向迁移
D、横向迁移
(  C  )
6、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
A、连贯动作
B、行为习惯
C、活动方式
D、行为特点
(  B  )
7、组织策略属于( )。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调节策略
(  A  )
8、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
A、连锁性感染
B、互相监督
C、互相帮助
D、遵守纪律
(  B  )
9、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
A、独创性、流畅性、新颖性
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
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  C  )
10、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  B  )
11、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 )。
A、道德
B、品德
C、人格
D、个性
(  A  )
12、在学生品德心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  A  )
13、在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研究中,服从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A、前习俗阶段
B、习俗阶段
C、后习俗阶段
D、权威阶段
(  A  )
14、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
A、学校
B、心理咨询室
C、医院。
D、课堂
(  A  )
15、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  D  )
16、下列哪种题型不属于客观题( )。
A、选择题
B、是非题
C、填空题
D、论文题
(  A  )
17、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内容
D、教科书
(  A  )
18、“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是学习方法指导的()。
A、目标
B、内容
C、过程
D、原则
(  B  )
19、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在( )中得以体现。
A、班级教育活动
B、思想品德课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D、班会和校会
(  B  )
20、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基础,( )是关键。
A、知情
B、知行
C、意行
D、知意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  ABCDE  )
1、教学媒体包括( )。
A、投影
B、录像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  ABCDE  )
2、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 )。
A、元认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E、复习策略
(  ABCDE  )
3、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有( )。
A、义务感
B、责任感
C、事业感
D、自尊感
E、集体主义
(  ABCD  )
4、下列对于师生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有( )
A、关于师生关系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B、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C、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D、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E、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
(  ABCD  )
5、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 )。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
E、E

三、简答题 (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如何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3、如何形成和培养班集体?
4、班级目标管理
相关标签:
  •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