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教育学练习
本试卷为历年教育学练习,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教育学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A )
1、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
( A )
2、学生“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D )
3、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 B )
4、198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 )为“ 教师节”。
( B )
5、以他人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的成绩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是()。
( A )
6、通过运用音乐、美术和自然的艺术手段或魅力,使受教育者情感受到陶冶和感染,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是()。
( D )
7、学校德育内容的核心是(
( D )
8、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
( D )
9、高一二班的班主任对他班的学生教学不搞一刀切,体现了该老师遵循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个规律?
( B )
10、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的是
( C )
1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 业的( )
( C )
12、陶行知说过接枝如接枝,比喻的是( )
( A )
13、提倡“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 D )
14、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 C )
15、“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 )。
( C )
16、当代学制发展特征不包括
( A )
17、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 )。
( D )
18、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思想观点,发展学生能力的方法是( )。
( D )
19、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 A )
20、按照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
( C )
21、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水电门窗玻璃等都应该爱护的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这一类教育是属于()
( D )
22、有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十分注重问题的逻辑顺序。喜欢一步一步的解决这种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B )
23、在德育过程中,利用和创造一切富有教育意义的情景,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 B )
24、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体系中,六学二馆出现于()
( B )
25、人具有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未来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由此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D )
26、教育结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比例关系和衔接方式,以及不同性质专业之间的比例构成,如大、中、小学的衔接关系,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比例关系的。制约着教育结构变化的是()
( C )
27、孟子说,正与色发于声,而后喻,意在指教师的()
( D )
28、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在()中提出的。
( B )
2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有些方面向农村倾斜,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 C )
30、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 )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 A )
31、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
( D )
3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 D )
33、对我国近百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较大的国家是( )
( B )
34、高等院校的类型结构不包括( )
( C )
35、优秀教师的个性特征不包括( )
( D )
36、教学计划目标表述中的主语应该是( )
( B )
37、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
( A )
38、前苏联心理学家( )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 B )
39、纪法人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什么是教育目标……这就是自然的目标”,这是“( )”决定教育目的的观点。
( C )
40、师范生在上岗之前需要进行的教育是( )
( B )
41、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
( D )
42、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
( D )
43、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 )
( A )
44、是谁将心里咨询的临床疗法引入教学领域,创立了非指导教学模式( )
( A )
45、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 )。
( D )
46、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 A )
47、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道德知识的途径是( )
( B )
48、“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 D )
49、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
( D )
50、在德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 )
相关标签:
-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