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教育学题库

本试卷为往年教育学题库,题目包括:判断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判断题

教育学题库

一、判断题 (共40题,每题2.5分,共计100分)

(   T  )
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   T  )
2、教育的发展最终要服务和归结于人的发展。 
(   T  )
3、依据大学内部的管理权限分配方式,中世纪大学可分为三类:教师型大学;学生型大学;混合型大学 
(   T  )
4、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范围 
(   F  )
5、大学生权益就是取得高等学校学籍的在校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以作为的方式,以及要求他人做出一定行为的方式实现一定利益的许可和保障 
(   F  )
6、洪堡提倡把"威斯康星大学送到人民当中" 
(   F  )
7、大学科技园的问世标志着大学基础科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模式 
(   T  )
8、绩效考评具体可分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   F  )
9、苏格拉底把人分成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 
(   T  )
10、两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三股最强大的潮流。 
(   T  )
11、“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了隋唐时期的等级制度。 
(   F  )
12、学校教育始于奴隶社会末期。 
(   T  )
13、德国梅伊曼最早提出“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 
(   T  )
14、社会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 
(   T  )
15、校规校纪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保证。 
(   F  )
16、洛克的“白板说”是内引论的典型代表。 
(   T  )
17、14~16、17岁属于人生的少年期。 
(   T  )
18、由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所以制定教育目的时应考虑受教育者的年龄差异。 
(   T  )
19、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德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   F  )
20、教育目的是具有客观性,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   T  )
21、教育目的的制定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   F  )
22、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个人价值作出规定。 
(   T  )
23、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审定。 
(   F  )
24、成年人有一定的阅历,懂得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们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培养儿童是正确的。 
(   T  )
2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   T  )
26、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   F  )
27、当课程被认为是知识时,一般特点在于: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   F  )
2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泰勒。 
(   F  )
29、拓展型课程把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   F  )
30、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而设立的课程,不受国家和地方的制约。 
(   F  )
31、教学中,教师指导或起主导作用是教师自愿的,不具有客观必然性。 
(   T  )
32、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运动规律,教给学生科学知识。 
(   F  )
33、裴斯泰洛齐指出“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 
(   F  )
34、内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   F  )
35、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通常称之为年级组长。 
(   T  )
36、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主要有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组成。 
(   T  )
37、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全面发展。 
(   T  )
38、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   T  )
39、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论著《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 
(   T  )
40、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