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本试卷为(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D )
1、衡量学生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是( )。
( D )
2、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
( D )
3、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此教师处于成长过程中的( )阶段。
( A )
4、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清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
( A )
5、教育研究首先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
( D )
6、我国现行学制是( )。
( B )
7、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 )。
( A )
8、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是( )。
( A )
9、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
( B )
10、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从()时期开始的。
( C )
11、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需品,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这表明教育具有()。
( C )
12、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
( B )
13、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表明孔子施教内容( )。
( C )
14、当人们听到一种自己觉得可怕的声音时。往往会感到发冷,甚至起鸡皮疙瘩。这种现象称为()
( A )
15、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 )
( A )
16、小丽是一名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和诚实正直的学生,这主要反映了小丽的哪种性格结构特征?( )
( B )
17、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
( A )
18、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
( A )
19、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A )
20、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这里的“纲”指的是()。
( A )
2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
( A )
22、在一节课的基本构成中,任何课型都必不可少的、并且贯彻一节课始终的是()。
( A )
23、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了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说明该试卷具有较好的()。
( C )
24、以下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
( D )
2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 C )
26、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称为()。
( C )
2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是()。
( C )
28、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 )。
( B )
29、根据成就动机理论,趋向成功的学生最可能选择的任务成功概率为()。
( D )
30、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却很容易发现。这是属于()。
( B )
31、()是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即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
( C )
32、某同学既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这是动机斗争类型中的( )。
( D )
33、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说明人格具有()。
( B )
34、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的( )。
( C )
35、衡量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要素是()。
( C )
36、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 )。
( A )
37、“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符合()规律。
( C )
38、任老师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使全班学生都得到个性发展,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准备了“私人定制”方案。根据福勒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任老师处于()阶段。
( A )
39、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 C )
40、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
( D )
41、备课的要求不包括( )。
( D )
42、下列不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 )。
( B )
43、通过测验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它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他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
( A )
44、列提纲属于( )。
( C )
45、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依然能够敏感地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 )。
( C )
46、“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
( B )
47、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
( A )
48、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C )
49、自觉性、果断性、冲动性属于性格的( )特征。
( D )
50、关于原始社会德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相关标签: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