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相关题目

本试卷为教育学、心理学相关题目,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心理学相关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共35题,每题1分,共计35分)

(  C  )
1、下列哪项不是儿童过度焦虑反应的症状?()
A、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
B、睡眠不安稳
C、活动过多
D、食欲不振
(  C  )
2、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为主的课外活动是()。
A、学科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科技活动
D、社会活动
(  B  )
3、实施义务教育需要一系列的办学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
A、办学经费和设备
B、办学经费和师资
C、基础设施和师资
D、经费和设施
(  D  )
4、“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印度
C、希腊
D、埃及
(  B  )
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于()。
A、1985年
B、1993年
C、1998年
D、1999年
(  C  )
6、下列有关对九年义务教育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普及义务教育是学校系统的基础
B、普及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保证
C、我国早就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
D、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  C  )
7、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
A、坚持教师为中心
B、坚持教材为中心
C、实施因材施教
D、实施标准化考试
(  C  )
8、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是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  B  )
9、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
A、学习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B、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C、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
D、操作性行为和反应性行为
(  C  )
10、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  B  )
11、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教学方法改革
B、课程改革
C、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D、教育结构改革
(  B  )
12、学校传授的知识主要是()。
A、感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操作性知识
(  D  )
13、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  A  )
14、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  A  )
1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政治课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  B  )
16、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  A  )
1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做()。(2009年天津)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  B  )
18、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  A  )
19、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A、行为塑造
B、行为训练
C、行为矫正
D、行为强化
(  B  )
20、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  B  )
21、()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A、课堂里的人际关系
B、课堂气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  A  )
22、(2007年4月)研究表明,与学生的知识学习显著相关的是()。
A、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B、老师思维的流畅性
C、教师人格特征
D、老师期望
(  C  )
23、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思维的条理性与教学效果()。
A、没有关系
B、呈负相关
C、有较高相关
D、有利有弊
(  B  )
24、(2008年4月)认为动物的本能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这一观点是教育的——的认识。()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心理起源说
(  B  )
25、下列教育形式中属于狭义教育的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
(  B  )
26、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  C  )
27、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  D  )
28、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非特殊迁移
(  D  )
29、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  C  )
30、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
A、复述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  C  )
31、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
A、教学认知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  D  )
32、关于智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智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
B、学生学习成绩差与智力水平密切相关
C、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智力
D、每个学生有各自的天赋与潜力,应该区别对待
(  C  )
33、“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  C  )
34、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  C  )
35、和小学生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记忆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  ABCD  )
1、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  ABCDE  )
2、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  ABC  )
3、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
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  ABD  )
4、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
D、以短期为主
E、以国外学习为主
(  BC  )
5、命题学习必须以()为前提。
A、上位学习
B、概念学习
C、符号学习
D、下位学习
E、归属学习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   F  )
1、国家课程在实施上具有可选择性。 
(   F  )
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   F  )
3、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 
(   F  )
4、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   F  )
5、心理学家用直接测量的方式来研究内隐记忆. 
(   T  )
6、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 
(   T  )
7、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 
(   T  )
8、朋辈咨询适合大学生或初高中混合的中学. 
(   T  )
9、自我发展的问题更多的可以通过团体为形式的辅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课程来给学生提供帮助. 
(   T  )
10、在心理学中,传统上被称为技能的东西,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中被称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四、简答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包括哪几个环节?
2、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3、简述小学德育具体目标的内容。
4、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作用。
5、罗杰斯关于学习与教学的观点是什么?

五、材料分析题 (共3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老师在给同学们讲“圆周率”这个概念。只见她把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盘展示给学生:“大家看,这几个圆盘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说,颜色和大小都不同。然后,老师补充说还有直径、周长等部分也不一样。老师强调指出:每个圆盘可以分解为圆面、直径、周长和颜色等各个部分,而每个圆盘又都是由这些部分组成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几个圆盘的不同点(圆面大小、直径、周长和颜色)和相同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继而引导学生抛开几个圆盘的不同点(非本质属性),抽出共同点(本质属性)。然后强调,只要是圆,不论大小,他们都有一个固定关系,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大约是3.14倍),这个倍数关系我们叫它圆周率,接着问学生:“什么叫圆周率?”同学们基本上都认识和掌握了圆周率这个概念。老师接着说:“大家都认识了圆周率,希望大家记住,今后我们还会用它来帮助计算和解决有关圆的问题。”
试分析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思维过程。
2、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她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便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伟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问题:黑格尔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3、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