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本试卷为心理学,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D  )
1、在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心理活动是(
A、重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  C  )
2、通过想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新形象,不是记忆表象的简单重现而是对( ) 的重新改组和重建。
A、知觉
B、遗觉象
C、表象
D、再认
(  B  )
3、彩色和非彩色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是(街),它是由物体的反射系数决定的。
A、色调
B、明度
C、饱和度
D、补色
(  A  )
4、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差别感受性越大,其感觉能力也()。
A、越强
B、越弱
C、一样
D、呈正比
(  A  )
5、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人格倾向性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  B  )
6、()动机在人的良好社会行为培养上具有重要作用。
A、成就
B、社会赞许
C、交往
D、学习动机
(  A  )
7、直接接受刺激作用而产生兴奋的神经装置叫做(
A、感受器
B、分析器
C、中枢
D、传递神经
(  D  )
8、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 ,主动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叫做(
A、发展法
B、观察法
C、系统法
D、实验法
(  A  )
9、强、不均衡的神经类型和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  A  )
10、高级神经活动属于强而不平衡、不灵活型,与其对应的气质型是( )。
A、粘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  C  )
11、人脑对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移动的反映叫做(( )。
A、空间知觉带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错觉
(  A  )
12、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
A、个案法
B、谈话法
C、活动产品分析法
D、测验法
(  A  )
13、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过程中进行的概括称为( ) ,它是概括的高级形式。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抽象概括
D、语词概括
(  D  )
14、逻辑思维又称之为(1 )。
A、形象思维
B、动作思维
C、具体思维
D、抽象思维
(  B  )
15、间接兴趣是引起( )的原因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前注意
(  C  )
16、()使大脑皮层保持觉醒状态,使注意成为可能。
A、小脑)。租整物
B、脊髓目也乱城菜
C、脑干网状结构
D、延脑
(  D  )
17、神经元具有( )的机能。
A、接受刺激
B、传递信息
C、整合信息
D、接受刺激传递信息、整合信息
(  A  )
18、人格心理结构主要包括(
A、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B、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D、认识过程
(  A  )
19、人格心理特征主要包括(
A、能力、气质和性格
B、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C、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D、情感和情绪
(  C  )
20、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 )。
A、认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人格心理
(  A  )
21、世界上第一个学习理论是
A、学习的联结说
B、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C、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D、顿悟说
(  B  )
22、学习“强化”的概念后,再学习“正强化”的概念,根据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  B  )
23、根据成就动机理论,一般人们最有可能选择成功概率为的任务。
A、30%
B、50%
C、70%
D、100%
(  B  )
24、人们在活动之前对自己完成活动能力的估计并由此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被称之为
A、归因
B、自我效能感
C、习得性无助感
D、成就动机
(  C  )
25、高校开展的心理咨询工作主要体现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
A、发展性目标
B、预防性目标
C、矫治性目标
D、诊断性目标
(  C  )
26、研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特点时,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助于得出合乎“大学生”的结论。这是强调遵循()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  D  )
27、情绪和情感是)。
A、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C、对过去经验过的、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  B  )
28、维持有机体生存的条件,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叫做。
A、情绪和情感
B、社会性需要
C、生理性需要
D、需要
(  C  )
2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  A  )
30、在测验时,如果一个11岁的儿童通过11岁组的全部项目,还通过12岁组的两个项目和13岁组的一个项目,他的智龄是)。
A、11岁6个月
B、11岁8个月
C、1岁10个月
D、12岁
(  A  )
31、顺利完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
A、能力
B、智力
C、技能
D、知识
(  D  )
32、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记忆的干扰是() 。
A、延缓抑制
B、消退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  C  )
33、人格结构中遵循“道德原则”的部分,称为( )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理想我
(  B  )
34、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C、个性心理特征。
D、以上皆不是正确答案
(  C  )
35、与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相联系,个体长期指向一定课题活动和巨石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是。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个体兴趣
D、情景兴趣。
(  A  )
36、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新产品扩散的客观因素的是( )
A、从众现象
B、新产品本身的功能
C、新产品的服务渠道
D、社会政治因素
(  B  )
37、“我就是我”属于影响独生代消费心理的( )因素
A、时尚敏锐的知觉
B、个性价值取向
C、青年群体化意识
D、白领化追求
(  D  )
38、下列选项中,与态度相关理论不包括( )
A、认知失调理论
B、自我觉知理论
C、态度改变理论
D、发散思维理论
(  B  )
39、下列选项中,对于一般年龄的市场区分划分正确的是( )
A、儿童与青年用品市场
B、青年与青年用品市场
C、中老年与成年用品市场
D、青年与中老年用品市场
(  C  )
40、心身疾病是( )
A、心理社会因素在病因上起主导作用的心理障碍
B、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
C、由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
D、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神经症
(  B  )
41、森田疗法的适应症不包括( )
A、强迫症
B、躁狂症
C、疑病症
D、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A  )
42、自我遵循的原则是( )
A、现实原则
B、道德原则
C、快乐原则
D、理想原则
(  D  )
43、症状具有做作、夸张或富有情感色彩是哪种神经症的特点 ?
A、强迫症
B、焦虑症
C、恐惧症
D、癔症
(  C  )
44、以下属于他评量表的是( )
A、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B、生活事件量表(LES)
C、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D、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  D  )
45、心身疾病的界定条件是( )
A、在发病的原因中心理社会因素是重要的因素
B、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
C、不是神经症和精神病
D、以上都是
(  D  )
46、“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哪项心理治疗的治疗原则( )
A、精神分析疗法
B、行为疗法
C、认知疗法
D、森田疗法
(  A  )
47、Lazarus和Folkman 认为应激过程最关键的因素是( )
A、认知评价
B、应对方式
C、个性特征
D、社会支持
(  B  )
48、神经性厌食症的常见表现不包括( )
A、常处于担心发胖的恐惧烦恼中
B、体重符合标准
C、闭经、连续3次月经缺失
D、对自身形象感知错误
(  C  )
49、卡特尔在心理测验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不包括( )
A、首先使用心理测验的概念
B、受冯特实验的启发开始研究人的个体差异
C、建立了一个人类学测量实验室
D、指出心理测验应建立在统计学与实验室的基础上
(  D  )
50、对缺乏信心和决心的学生,应注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
B、自制型。
C、果断性。
D、坚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