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本试卷为2023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D  )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荀子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  B  )
2、中学生晓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现象属于( )
A、退行
B、投射
C、升华
D、文饰
(  B  )
3、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  C  )
4、古希腊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
A、演说家
B、智者
C、军人和武士
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  D  )
5、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历程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  C  )
6、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
A、直接美育功能
B、间接育德、促智、健体功能
C、超越性美育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
(  A  )
7、( )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A、劳动技术教育
B、劳动教育
C、社会公益活动
D、美育
(  D  )
8、“终身化”的教育特征出现在( )。
A、古代社会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社会
D、现代社会
(  C  )
9、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它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
A、延续性
B、模仿性
C、社会性
D、永恒性
(  B  )
10、“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哪一理论(?)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儿童学理论
(  B  )
11、经验丰富的李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兼顾全班同学的活动,谁认真听讲,谁玩手机,谁看课外书,她都一清二楚,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心理品质?( )
A、思维品质
B、注意品质
C、意志品质
D、个性品质
(  A  )
12、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获得
D、刺激消退
(  A  )
13、高中生曲乌喜欢写诗,前几天他的诗首次在报纸上发表,并得到了平生第一次稿费,因此近期他做什么事都很愉快。曲乌表现出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  C  )
14、罗森塔尔效应说明,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是(?)
A、教师的人格特点
B、教师的教学水平
C、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D、教师的威信
(  C  )
15、首次提出“和谐教育思想”的西方思想家是()。
A、孔子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塞万提斯
(  C  )
16、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12~1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说明( )。
A、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B、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D、社会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  C  )
17、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A、京师大学堂
B、学堂的出现
C、废科举,兴学校
D、壬寅学制
(  A  )
1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 )的工作方针。
A、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B、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C、全员参与
D、个别地区实行
(  B  )
19、学校实现培养人的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思想品德教育
B、教学
C、课外活动
D、学校管理
(  C  )
20、下列关于复式教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复式教学是一个教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一起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教学
C、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D、复式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
(  C  )
21、桑代克的“效果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如果学习者有准备,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B、如果学习者多加练习,就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C、如果学习者取得满意的学习结果,那么其继续学习的可能性会增大
D、如果学习者未做好准备但又被强制学习时,会产生烦恼情绪,妨碍学习
(  D  )
22、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C、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  A  )
23、缺乏实验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  B  )
24、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学习目标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  A  )
25、客观事物的整体特征在人的头脑中的反应是( )。
A、知觉
B、感觉
C、思维
D、想像
(  D  )
26、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的远近不同,投射在视网膜上的视像大小可以相差很大,但是我们总是认为他的大小没什么改变,仍按照他的实际大小来知觉。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  C  )
27、学生回答选择题时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  C  )
28、“默写”属于()。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有意回忆
D、无意回忆
(  D  )
29、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这种思维方式是()。
A、经验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直观动作思维
(  A  )
30、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情感型
D、内倾型
(  B  )
31、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的人格障碍属于( )。
A、强迫型人格
B、偏执型人格
C、回避型人格
D、冲动型人格
(  D  )
32、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
A、能力
B、气质
C、态度
D、性格
(  B  )
3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成长离不开教育,由此看来,在学生品德教育中,要做到()。
A、知行统一
B、渗透熏陶
C、集体性
D、一致性
(  C  )
34、年轻的教师初登讲台时往往非常紧张,担心自己是否能被学生和领导接受。如果用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来解释的话,是因为这时教师还处在()。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  D  )
3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班级常规管理主要内容的是()。’
A、班级工作程序常规
B、学生生活常规
C、班级档案制度常规
D、学生自治工作常规
(  B  )
3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  C  )
37、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作用相结合
(  D  )
38、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A、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B、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C、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D、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  C  )
39、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贝尔
D、布鲁姆
(  C  )
40、各种不同的武术动作的迁移属于( )。
A、同化性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特殊性迁移
(  B  )
41、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 )。
A、指向功能
B、激发功能
C、强化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  C  )
42、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
A、感知
B、记忆
C、思维
D、表象
(  C  )
43、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是( )。
A、瞬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  D  )
44、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华生
D、斯金纳
(  B  )
45、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  D  )
46、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A、抽象思维
B、概括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
(  A  )
47、“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统合性
D、复杂性
(  B  )
48、人们常说的面对“天灾人祸”是情绪状态中的( )。
A、心境
B、应激
C、恐惧
D、激情
(  B  )
49、狂喜、恐惧的情绪状态属于(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  D  )
50、下列属于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的是( )
A、图式
B、自我同一性
C、力比多
D、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