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本试卷为(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B  )
1、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是( )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  B  )
2、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  D  )
3、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  B  )
4、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 )。
A、学年总结和学期总结
B、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C、班级总结和教学总结
D、学习总结和活动总结
(  D  )
5、个别教育是指( )。
A、学优生的个别教育
B、中等生的个别教育
C、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D、全体学生的教育
(  D  )
6、( )不是教育研究方法的特点。
A、客观性
B、可验证性
C、综合性
D、伦理性
(  B  )
7、提岀了普及初等教育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被认为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的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款育论》
D、《教育漫画》
(  A  )
8、中学生晓涛时而温和,时而暴躁;时而欢乐,时而忧郁。这说明晓涛的情绪具有()
A、两极性
B、适应性
C、复合性
D、社会性
(  A  )
9、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奋,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说明( )。
A、性格特征
B、能力
C、气质
D、认知
(  A  )
10、初二(5)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重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 )
A、人际纪律阶段
B、自我服务阶段
C、自我约束阶段
D、相互协同阶段
(  C  )
11、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
A、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B、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C、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D、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  C  )
12、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是( )。
A、传统教育
B、进步教育
C、生活教育
D、社会教育
(  D  )
13、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  C  )
14、小刚进入到青春期以后,变得不听话了,妈妈让他穿这件衣服上学,他偏要穿那件衣服上学,爸爸晚上要检查他的作业,他坚持说自己能做好,不需要爸爸检查。小刚的表现是进入了()。
A、最近发展区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
(  A  )
15、中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①国家课程②地方课程③必修课程④选修课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C  )
16、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根据()不同而划分的
A、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B、学生的学习要素
C、课程的呈现方式
D、课程的任务
(  B  )
17、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发展情况做出的价值判断。从评价的功能分析,随堂测验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安置性评价
(  B  )
18、“盈科而后进”“欲速则不达”等话语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  A  )
19、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具有( )。
A、主观性
B、客观性
C、普遍适应性
D、永恒性
(  A  )
20、()利用黑猩猩做了一系列实验,证明了黑猩猩的学习是一种顿悟,而不是尝试错误。
A、苛勒
B、托尔曼
C、斯金纳
D、韦特海默
(  A  )
21、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A、获得解答
B、获得高分
C、获得老师表扬
D、获得成就
(  A  )
22、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  B  )
23、元认知策略总是和( )共同起作用的。
A、监视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计划策略
(  A  )
24、中国人看国产影视片容易分辨出人物面形,而看外国片则难于分辨。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
A、中国人脑中贮存外国人形象模式相对较少
B、中国人面相相对易辨认
C、中国人不熟悉外国片所反映的内容
D、外国人面形难于辨认
(  B  )
25、如果用眼睛注视一朵绿花,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看到一朵红花,这种现象是( )。
A、正后象
B、负后象
C、视觉适应
D、感觉对比
(  B  )
26、小刘在做作业的时候喜欢封闭安静的环境,不喜欢有他人在场,更不喜欢他人干预自己的作业进展情况。他所具有的认知方式为()。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  B  )
27、在评价心理健康时,()是不合理的判断。
A、个体的自控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B、智力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C、易受暗示者,心理健康水平低
D、对环境压力耐受性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  B  )
28、某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某某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  D  )
29、班集体在育人方面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学
(  B  )
30、从活动的形式来看,课外活动具有( )。
A、自愿性和选择性
B、灵活性和多样性
C、独立性和自主性
D、轻松性和娱乐性
(  A  )
31、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规定的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资源
C、课程目标
D、课程结构
(  C  )
32、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  B  )
33、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生课程
D、教师课程
(  A  )
34、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考察,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玉饰、碑刻书画等。这对理解中国古代史及文明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意念直观
(  C  )
35、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常模参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  D  )
36、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 )概括。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  D  )
37、对于备课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
B、认真备课是教好课的前提
C、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
D、教师只需要在上课前进行备课,平时则不需要
(  B  )
38、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  A  )
39、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以下哪一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  B  )
40、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小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内驱力
(  D  )
41、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
(  D  )
42、阿特金森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 )的动机。
A、追求利益
B、追求刺激
C、避免困难
D、避免失败
(  A  )
43、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
A、不可改变的
B、可以跳跃的
C、因人而异的
D、可人为改变的
(  A  )
4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  A  )
45、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斯基
B、巴班斯基
C、凯洛夫
D、杜威
(  A  )
46、中国达人秀刘伟在10岁的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双臂,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凭着超凡的毅力每天坚持7个小时的练习,一年内就达到了钢琴7级的水平。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
A、行为补偿
B、理智压抑
C、情感升华
D、认知改变
(  B  )
47、有人常常没有理由地一遍又一遍地做出某一行为或某一系列行为,这属于( )。
A、广泛性焦虑障碍
B、强迫症
C、创伤后应激症
D、恐慌障碍
(  C  )
48、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辩证统一的过程
(  B  )
49、教师运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法属于( )。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  C  )
50、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 )。
A、两者相同
B、前者指导后者
C、前者反映后者
D、前者决定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