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A )
1、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
( C )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遵循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大致经历四个时期,其中发展时期是( )
( A )
3、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观点,( )是指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 A )
4、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
( C )
5、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
( C )
6、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的心理学家是( )
( D )
7、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
( B )
8、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
( C )
9、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心理咨询的原则?( )
( C )
10、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 D )
11、人身权中最基本的权利是()。
( A )
12、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 A )
13、学生的个别差异给劳动造成了()。
( D )
14、教师违法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不包括( )
( A )
15、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生涯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教师生涯关注理论的美国学者是()。
( B )
16、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 )提出申诉。
( C )
17、课堂教学中最简单、最常用的课堂导人形式是( )
( D )
18、《学记》提出课内与课外要相结合,且课外要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这反映了以下哪个原则的要求?()
( C )
19、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 C )
20、《学会生存》中说:“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这句话反映了基础教育中的()。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 ABCE )
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
( BDE )
2、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
( ABCDE )
3、组成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
( ABDE )
4、通过语言交流而进行教学的方法有( )
( ABCD )
5、有研究者对8个班的语文课和数学课上师生交流时间进行观察统计,把所有观察的8个班的课分为四类: (1)演讲型的课,这类课一半以上的时间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师生联系的方法是教师与全班交流,单向传授,即很少有师生间的问题,也缺乏学生之间的讨论,课堂活动仅限于学生被动的听讲、理解与接受。这类课占调查的25%。 (2)演讲一对话型的课,这类课上教师不仅对全班讲授,而且还注意提问个别学生。这两种活动各占上课时间的40%以上,共占上课时间的80%以上,这两种活动方式,对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大多数时间来说,都是被动的听教师讲、教师问和个别学生答。这类课占了调查的40%。 (3)对话型的课,这类课上师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师问,一位学生答,教师再问,再一位学生答或补充,这种问答活动占一节课一半以上时间。对全班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上课就是听,自己表达的时间很少。这类课占调查的14.3%。 (4)混合型的课,这类课上师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一学生答,一学生领读、全班跟读等方式。这类混合型的课,绝大多数学生的大多数时间仍是被动的听、接受和理解别人的表述。这类课占调查的10.7%。 你认为上述四类型课存在什么问题?()
三、简答题 (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某小学一个班级里,接连出现几起学生的物品丢失现象。为了阻止这种现象继续发生并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老师接受了几个班干部的建议,决定由全班同学投票选举小偷。投票结果出来后,学生李某得票最多,因此被班主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此后,李某总感觉同学们对她指指点点,精神大受刺激,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需送医院接受治疗。 班主任老师的这种做法合适吗?谁应该承担李某的治疗费用?为什么?
2、简述学生的本质特征。
3、某校一位教师,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厉,课堂上如果有学生在黑板上演示题目出错,就会被教师严厉训斥。最严重的一次,他一怒之下竞拽着学生的头发往黑板上撞,并用非常难听的话谩骂。那个学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不肯再读书,最后辍学。 试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
4、简述课程设计的概念及其意义。
相关标签:
-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