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复习题
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C )
1、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特点哪一个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 D )
2、主张教学的主导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
( B )
3、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
( A )
4、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并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是()。
( B )
5、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 C )
6、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的学者和第一次把教育学搬上大学讲坛的学者分别是()。
( C )
7、下列哪一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 C )
8、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倾向于()。
( A )
9、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于下列哪类自我意识?()
( D )
10、周围神经系统分为植物性神经、脑神经和__________。( )
( A )
1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主要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
( C )
12、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是( )
( B )
13、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 C )
14、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A )
15、最担心的问题是:“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的不错?”这时,教师处于发展的()阶段。
( C )
16、(2005年4月)“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 C )
17、强调儿童中心主义观点的教育家是()。
( C )
18、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B )
19、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 A )
20、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二、填空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叫做( )。
2、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 )和( )。
3、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 )和( )三个阶段。
4、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 )、( )。
5、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 )。
三、简答题 (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举例说明什么是上位学习。
2、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3、(2009年2月)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4、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相关标签:
- 教育学、心理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