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冲刺卷
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冲刺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B )
1、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
( D )
2、“白板说”、“龙生龙,凤生凤”、“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认识分别体现了儿童发展观中的()。
( C )
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 )
4、以“发生认识论”为其理论核心的心理学家是( )
( C )
5、“温故而知新”,这属于( )
( B )
6、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
( D )
7、确定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D )
8、________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 B )
9、强调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重构,以下哪种理论中体现了这样的观点?()
( B )
10、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理论是通过以下哪一经典实验得出的?()
( B )
11、学生在学习上争取得到好成绩的主观愿望在心理学上称作()。
( A )
1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 D )
1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的关系。
( C )
14、一般来说,学习一篇文章之后,对这篇文章的记忆效果()。
( C )
15、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 B )
16、《孟子》中“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其中“校、序、庠、学”都是指()。
( C )
17、(2006年1月)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 B )
18、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 A )
19、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 A )
20、品德构成的基础是()。
二、填空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迁移可分为( )和( ),前者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后者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2、记忆包括三个系统:瞬时记忆、( )记忆和( )记忆。
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的学习、( )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4、陈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也叫( )。
5、(2005年4月)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学习辅导、( )和( )。
三、简答题 (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不能加快的内容仍可以再认,说明再认所要求的可利用性阈限水平较低。
2、教师的角色形成
3、(2008年10月)有人说“启发式就是问答式”,也有人认为“启发性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主动性的发挥”,而更多的人则是感到困惑:“在教学中为什么总是启而不发?”那么,你认为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什么?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启发性的原则?
4、论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关标签:
- 教育学、心理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