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题
本试卷为历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题,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C )
1、课外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
( A )
2、从活动的性质看,课外活动具有( )。
( C )
3、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 B )
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 C )
5、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12~1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说明( )。
( D )
6、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 )。
( C )
7、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
( D )
8、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
( A )
9、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奋,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说明( )。
( C )
10、初二(1)班小王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个漫画,并写上“班长是班主任的小跟班”。班主任冯老师看了,发现漫画真画出了自己的特征,认为他有绘画天赋。于是请他担任班上的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并安排班长协助他。在班长的帮助下,小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来还圆了他考取美术专业的大学梦。 冯老师遵循的主要德育原则是(?)。
( D )
11、班主任陈老师通过生杏的酸涩和熟杏的香甜来教育一位早恋的初三女生,告诉她,谈恋爱和吃杏子是一样的道理。中学生还没有生长成熟,此刻若谈恋爱,就如同吃生杏子一般,只能又苦又涩:只有到成熟后再去品尝,才会香甜可口,无比幸福。从而使这位女生从早恋中走了出来。这体现了德育的那一原则?( )
( C )
12、“美育”一词最早是( )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
( B )
13、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均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这种观点属于()。
( C )
1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
( B )
15、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 )。
( B )
16、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 A )
17、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有两大流派,即“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其中“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
18、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规定的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
( B )
19、为了使课程与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的评估。这种评价属于()。
( B )
20、学校实现培养人的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 D )
21、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
( D )
22、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要求的是( )。
( D )
23、教师指定参考书,然后让学生自学、做作业、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候向老师请教。这种组织形式属于()。
( D )
24、下列哪种教学组织形式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 )
( A )
25、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
( B )
26、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成绩一回避”目标取向的个体倾向选择()的任务。 ①最低难度②中等难度③最高难度④无特别要求
( A )
27、在学习中,()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
( A )
2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 B )
29、李老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掌握了“文具”这个概念,然后再学习铅笔、橡皮等概念。属于()。
( C )
30、“蹒跚学步”属于动作技能学习的()。
( D )
31、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 D )
32、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是性格的()。
( C )
33、心理学家指出压力状态下身体反应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是( )。
( C )
34、儿童的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从公共秩序,尊重法律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如若违反,就会感觉内疚和不安。这一道德阶段属于()。
( B )
35、“让学校的一草一木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的德育方法。
( C )
36、“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哪一种教育方法?( )
( A )
37、李老师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性质,了解到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这表明其处于教师角色发展的( )。
( C )
38、张老师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提高班里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表明张老师具有较好的()。
( A )
39、小兵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感到踏实、温暖,为自己成为学校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这体现了群体的哪种功能?()
( D )
40、“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提供支持”的课堂氛围,属于()课堂气氛。
( D )
41、在家庭、社会与学校的联系中,起沟通桥梁作用的是()。
( C )
42、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实际需要参加课外活动,说明课外活动具有()。
( D )
43、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
( B )
44、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的记忆策略。
( C )
45、幼儿园儿童做加减法时会用数手指的方式帮助自己.这种思维类型是( )。
( B )
46、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 )。
( C )
47、学生回答选择题时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 )。
( C )
48、下列有关情绪和情感说法不正确的是( )。
( C )
49、“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 )。
( B )
50、辅导教师将接受辅导学生表达出来的思想、观念或流露的情绪,加以综合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达出来的会谈技术为( )。
相关标签: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