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管理学 (军队文职)

本试卷为2022年管理学 (军队文职),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管理学 (军队文职)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B  )
1、建立服务型政府,以下哪项不正确?( )
A、使政府真正实现由“划桨人”向“掌舵人”的转变
B、实现从公共利益向部门利益的转变
C、由“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转变
D、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  A  )
2、危机信息通讯的管理是重要的工作,不包括以下哪项( )
A、评估受灾地区的能源状况
B、全面评估公共危机信息通讯状况
C、分析现有的危机通讯的障碍
D、定期检查和维护通讯系统
(  B  )
3、计划职能是公共事业管理的( )
A、基本职能
B、首要职能
C、重要职能
D、管理职能
(  B  )
4、下列产品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为( )。
A、教育
B、国防
C、社会基础设施
D、社会福利计划
(  B  )
5、( )包括测量代理人努力程度的费用、测量报酬数量的费用、使报酬与努力程度相联系的费用。
A、履约成本
B、激励成本
C、监督成本
D、承诺成本
(  D  )
6、( )位于管理活动过程的终点,把好这最后一关,才不会使错误的势态扩大,有助于保证系统处丁.正常状态。
A、直接控制
B、预先控制
C、过程控制
D、事后控制
(  B  )
7、“自我实现人”是由( )提出来的。
A、麦格雷戈
B、马斯洛
C、赫茨伯格
D、谢恩
(  A  )
8、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其中( )是管理者的首位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  A  )
9、目标管理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 )。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  D  )
10、平行沟通是指组织中( )之间的信息交流。
A、上级
B、上下级
C、下级
D、各平行部门或人员
(  B  )
11、事业单位改革经历的第一阶段的任务是( )。
A、教科文卫体等各个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延伸到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事业单位,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的改革试点
B、对事业单位的机构和人事制度进行改革
C、事业单位改革纳入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D、鼓励各类事业单位为经济建设服务
(  B  )
12、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是( )。
A、行政立法
B、行政权力
C、行政决策
D、行政规章
(  A  )
13、以下不属于组织外部的交易成本的是( )。
A、监督成本
B、搜寻成本
C、谈判成本
D、履约成本
(  B  )
14、在行政管理的各项职能中,处于管理过程的核心环节,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起灵魂作用的职能是( )。
A、计划职能
B、领导职能
C、控制职能
D、组织职能
(  B  )
15、下列不属于孟德斯鸠等人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的是( )。
A、行政
B、监督
C、立法
D、司法
(  A  )
16、长期规划时代的管理重点是( )。
A、预测环境并制订长期计划
B、适应环境
C、制定长远战略
D、发现威胁与机遇
(  B  )
17、对照标准衡量实际工作成效是控制过程的( )。
A、第一步
B、第二步
C、第三步
D、目的
(  D  )
18、创意由两项知识组合,一是相关知识,二是( )。
A、新知识
B、毅力
C、勤于思考
D、自己所擅长的
(  B  )
19、不同层次的管理者一般对各种技能要求程度不同,但( )对大家同等重要。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管理技能
(  C  )
20、现在政府组织结构形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扁平化,所谓组织扁平化.是指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从而建立一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结构具有的优势是( )。
A、行政组织的管理幅度增宽.管理层次增多
B、行政组织的权力分散,行政管理控制增强
C、行政幅度增宽,行政层次减少,组织成员积极性提高,管理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D、行政幅度减少,行政层次减少,组织成员积极性提高,管理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  B  )
21、美国学者安德鲁·J杜布林在他的著作( )中写道:“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A、《组织行为学基础》
B、《组织行为学原理》
C、《个性与组织》
D、《企业的人的方面》
(  A  )
22、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  B  )
23、倡导单一的道德命令,把它作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统摄整个社会生活,这就是典型的( )。
A、多元义务论
B、单规义务论
C、单一权利论
D、多规权利论
(  B  )
24、公务员对上级的错误决定可以说“不”,2005年1月召开的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人事部部长张柏林就公务员法草案向会议作的说明中提到,公务员“不得对抗上级决定和命令”,否则,将被视为违反纪律的行为受到行政处分。公务员法草案的这一规定,当时受到有关专家和媒体广泛质疑,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过程中就引起不同的看法。一些常委会委员、地方、专家提出,公务员服从上级命令是公务员应当遵守的纪律,但草案这一规定过于绝对,为防止执行上级违法或者错误的决定或者命令,而对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重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公务员有权提出纠正意见:对于执行明显违法或者错误的决定和命令,公务员本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从2005年4月24日开始,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再次就《公务员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光宝表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过研究,赞成此前相关人士的这一意见,建议增加规定:“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该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4月27日,包括上述提案在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获得通过。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公务员对不道德的组织环境与违背公众的长官意志是否具有敏锐的警觉与判断力,从道德上说,这取决于行政人员具有怎样的( )。
A、管理效率
B、职业良心
C、学历水平
D、管理技能
(  B  )
25、康德把给自然界“立法”、创立自然科学知识的能力称为( )。
A、社会理性
B、理论理性
C、自然理性
D、实践理性
(  C  )
26、密尔认为,当人们用道德标准判断一个行为的善恶时,依据的对象只能是( )。
A、行为的动机
B、行为的过程
C、行为的结果
D、行为的主体
(  C  )
27、尼克松与水门事件,“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班子成员为刺探民主党的竞选政策,在民主党总部水门大楼安装窃听器,事后被揭发,从而掀起弹劾尼克松总统的事件。“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晚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在5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为不影响连任,当时的总统尼克松施加压力,下令掩盖事实。11月7日,尼克松在大选中获得了胜利从而连任。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在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1973年3月23日宣判时赛里卡法官宣读了被告之一麦科德的来信。信中指控白宫至今仍在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7名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在白宫显然有牵连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4月17日被迫宣布他已开始一次新的调查。4月30日尼克松公开声明他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动负有责任,并解除了其中一些人的职务,但同时他一口咬定对政治谍报活动以及掩盖错误的努力毫不知情。在《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以及相关司法调查人员的努力下,相关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总统与掩盖事实的活动有关。尼克松总统被迫于1974年8月8日宣布辞职,1974年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给予尼克松以无条件的赦免,使其不受进一步惩处。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公共行政要解决的仅仅是技术和科学的问题,“水门事件”使得人们更为关注公职人员行为中的( )
A、效率问题
B、技术问题
C、伦理与道德问题
D、科学问题
(  D  )
28、关于培训计划的层次和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企业培训计划是单一的
B、从培训计划的横向结构来看,有长期培训计划、中期培训计划和短期培训计划
C、从培训计划的纵向结构来看,有整体培训发展计划、培训管理计划和部门培训计划
D、一般长期培训计划的期限为3—5年
(  C  )
29、( )是必须具备特定的形式或履行一定手续方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A、专项协议
B、劳动合同
C、要式合同
D、集体合同
(  C  )
30、团队生存、改进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是( )。
A、绩效成果
B、成员满意度
C、团队学习
D、外人满意度
(  B  )
31、党和国家重要秘密内容,一旦泄露会使党和国家的安全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的,属于( )公文。
A、绝密
B、机密
C、秘密
D、泄密
(  B  )
32、联合行文用( )的发文字号。
A、所有联署机关
B、主办机关
C、联署机关中的任意机关
D、共同的上级
(  B  )
33、需要归档的公文及有关材料,应当根据有关档案法律法规以及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及时收集齐全、整理归档。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办理的公文( )。
A、原件由上级机关归档
B、原件由主办机关归档,相关机关保存复制件
C、原件由主办机关归档,并与相关机关共同保存复制件
D、原件由主办机关归档,相关机关无权保存复制件
(  B  )
34、在党政机关公文的承办环节,( )公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范围后分送。
A、普发性
B、阅知性
C、批办性
D、咨询性
(  C  )
35、下列不属于通报种类的是( )。
A、表彰通报
B、批评通报
C、新闻通报
D、情况通报
(  D  )
36、在下列标题中应该使用标点符号的是( )。
A、《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国政府贷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
B、《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方案的通知》
C、《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D、《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务院工作规则的通知》
(  B  )
37、下列文种的结构中不需要列出主送机关的是( )。
A、通知
B、公告
C、通报
D、批复
(  D  )
3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B、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或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C、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D、意见,行政机关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方法,党的机关使用意见属于平行文
(  D  )
39、下列有关总结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B、要使用第一人称
C、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
D、从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部分总结和专题总结
(  B  )
40、下列关于公文的复制、汇编操作说法错误的是()。
A、绝密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
B、复制、汇编的公文管理与原件的管理不同
C、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戳记
D、汇编本的密级按照编入公文的最高密级标注
(  A  )
41、请示是公文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不包括()。
A、若遇特殊情况,可于事后再向上级提交
B、上级机关收到请示后,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回文
C、一份公文只写一件事,且主送机关一般只有一个
D、内容只针对本机关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
(  A  )
42、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
A、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
B、标题需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
D、可在副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  D  )
43、公文法定效力的大小取决于多个方面,但不包括()。
A、制发机关地位的高低
B、制发机关职权范围的大小
C、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
D、公文的特定格式
(  C  )
44、公文标题一般由()构成。
A、收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B、发文机关名称、收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C、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D、发文机关名称、收文机关名称、事由
(  C  )
45、公布对某名官员的任免情况时用()文种。
A、命令
B、通知
C、公告
D、通告
(  C  )
46、新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是()。
A、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B、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
C、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
D、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
(  B  )
47、招收事业单位人员的考试和考察,入学的考试和体检,领导审查工作方案都属于()。
A、直接控制
B、预先控制
C、过程控制
D、事后控制
(  A  )
48、在需要相对人无条件遵从的时候,()是最有效的。
A、强制性工具
B、志愿性工具
C、混合性工具
D、法律
(  A  )
49、()是我们管理哲学和方法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经纪人”假设
C、“复杂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  B  )
50、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在做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值,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
A、相对值
B、相对量
C、绝对值
D、绝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