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本试卷为往年教育心理学复习题,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35题,每题1分,共计35分)

(  D  )
1、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做白日梦
B、回忆刚吃的东西
C、穿衣服
D、解出应用题
(  D  )
2、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A、做出分析
B、做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做出决策
(  D  )
3、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A、教学过程之前
B、学生毕业时
C、教学过程后
D、教学过程中
(  C  )
4、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  B  )
5、墨家以()为教。
A、“弃圣绝智”
B、“兼爱”和“非攻”
C、“弃仁绝义”
D、“克己复礼”
(  D  )
6、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
A、“泛德教育”
B、“泛体教育”
C、“泛美教育”
D、“泛智教育”
(  A  )
7、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为“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
B、拉伯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B  )
8、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
A、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
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C、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
D、培养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
(  D  )
9、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是学习需要,另一个是()。
A、认知动机
B、自我提高动机
C、自我效能感
D、学习期待
(  C  )
10、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  C  )
11、温故知新属于学习迁移中的()。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  D  )
12、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  B  )
13、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做()。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内部抑制
D、外部抑制
(  C  )
14、,()提出了“范例教学”的主张。
A、布鲁纳
B、赞科夫
C、瓦·根舍因
D、怀特海
(  B  )
15、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分级教学
(  D  )
16、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
A、正面教育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  B  )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  D  )
18、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  A  )
19、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
A、组织和团结集体
B、建设学生干部队伍
C、提出共同目标
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  A  )
20、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
A、规定限制
B、理解
C、协助
D、同情
(  D  )
21、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
A、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和诊断性评价
D、正式和非正式评价
(  B  )
22、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教学监控的敏感性增强
B、教学监控的迁移性增强
C、教学监控由他控到自控
D、教学监控达到自动化
(  C  )
23、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
A、存在正相关
B、关系不明显
C、存在负相关
D、有利有弊
(  B  )
24、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
A、教育手段
B、教育机智
C、教育反响
D、教育灵感
(  B  )
25、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
A、教育的社会属性
B、教育的本质属性
C、教育的阶级属性
D、教育的政治属性
(  C  )
26、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
A、礼、乐、射、辞、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C、礼、乐、射、御、书、数
D、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  B  )
27、教学从本质上讲是( )。
A、一种认识活动
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的教学活动
D、智育活动
(  B  )
28、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
A、领导地位
B、启发指导地位
C、顾问地位
D、主导地位
(  B  )
29、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
A、学习的方法
B、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C、学生的智力水平
D、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  C  )
30、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
(  D  )
31、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为( )。
A、群体气氛
B、群体压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  B  )
32、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德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  B  )
3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  C  )
3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阶段。
A、感知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  A  )
35、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  AB  )
1、青年期()内驱力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E、学习内驱力
(  ADE  )
2、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  ABD  )
3、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
A、行动对抗
B、认知失调
C、拉帮结伙
D、情感冲突
E、认知协调
(  ACDE  )
4、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包括()。
A、无歧视原则
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  ABE  )
5、班级管理中的评价具有()的作用。
A、鉴定
B、导向
C、教育
D、培养
E、激励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   F  )
1、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   F  )
2、主要着眼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策略设计,往往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主导策略,来解决教学组织形式等核心问题。 
(   T  )
3、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   T  )
4、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 
(   T  )
5、概念和分类是构建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石. 
(   F  )
6、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分类受年龄与内容局限. 
(   F  )
7、程序教学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   T  )
8、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   T  )
9、组织策略不需要在记忆的材料中增加信息。 
(   F  )
10、二年级儿童学会用学具拼搭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这是动作技能学习。 

四、简答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作为权利主体,学生享有哪些合法的权利?应履行哪些义务?
2、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主要有哪些作用?
3、运用说服教育法进行德育要注意哪些问题?
4、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5、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谈谈你的体会。

五、论述题 (共3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处理与报告教学评价结果。
2、结合小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试论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对小学教学的启示。

六、材料分析题 (共2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李老师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他讲课不可谓不透、不明、不用功(有时甚至很卖力),课下督促检查不可谓不细不紧不认真,而学生也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师生满以为会取得较大的收获与提高,可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付出和希冀相去甚远。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相关理论淡淡李教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情况。
2、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相关标签:
  • 教育学、心理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