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本试卷为心理学,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C  )
1、心理学于( ) 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A、1679年
B、1779年
C、1879年
D、1979年
(  B  )
2、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A、反应
B、反射
C、兴奋
D、抑制
(  A  )
3、人的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比如思维等,都是在( ) 的基础上产生的。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想象
(  B  )
4、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是(
A、需要
B、定势
C、兴趣
D、动机
(  B  )
5、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是(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表象
(  D  )
6、立体知觉主要线索是()。
A、单眼
B、生理
C、双眼视差
D、双眼
(  C  )
7、性格特征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性格的()、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A、内倾
B、特质
C、态度特征
D、气质
(  C  )
8、高级神经活动属于强而不平衡型,与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抑郁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粘液质
(  A  )
9、智力的高级表现是(
A、创造力
B、抽象概括能力
C、 注意力
D、记忆力
(  C  )
10、人反映事物空间特性的知觉叫做(
A、运动知觉
B、触知觉
C、空间知觉
D、时间知觉
(  C  )
11、通常以理智来评价周围发生的一切,并且也以理智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这种性格类型是( ) 。
A、情绪型
B、意志型
C、理智型
D、性格的态度特征
(  C  )
12、能够引起某种感觉并持续定时间的 刺激量叫做( )。
A、感应性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阈限
(  B  )
13、的意志总是与行动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因此通常又把意志称为()。
A、随意动作
B、意志行动
C、动机斗争
D、目的确立
(  B  )
14、求同思维又称之为( )。
A、发散性思维
B、集中性思维
C、抽象思维
D、问题解决
(  D  )
15、实验证明,在听故事的同时进行加法运算是可能的。这属于( )。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  B  )
16、在某- 类人身上所共同具有的或相似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称为()。
A、气质类型
B、性格类型
C、性格的理智特征
D、性格的态度特征
(  A  )
17、与意志自制性品质相反的不良品质是(
A、任性和怯懦
B、优柔寡断和草率从事
C、盲从和独断
D、顽固和执拗
(  B  )
18、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A、客观法与系统法
B、观察法与实验法
C、观察法与系统法
D、实验法与客观法
(  A  )
19、决定材料是否从感觉记忆阶段转移到短时记忆阶段的重要因素是()。
A、材料保持在感觉记忆中时间的长短
B、被试者的年龄
C、材料的难度
D、对材料的注意
(  A  )
20、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指()。
A、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B、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 上的时间
C、注意保持在非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D、 注意保持在不同一一对象上的时间
(  A  )
21、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概括为下列五个层次(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物质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 精 神需要
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社会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爱的需要尊重需要 自 我实现的需要
(  B  )
22、幼儿把香蕉和苹果归为一类,把口琴和球归为一类,这时形成的概念是。
A、具体概念
B、抽象概念
C、合取概念
D、关系概念
(  C  )
23、()指的是测验测得心理学理论所定义的某一种心理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A、内容效度
B、效标关联效度
C、结构效度
D、表面效度
(  C  )
24、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
A、闻一知十
B、功能固着
C、约定俗成
D、温故知新
(  C  )
25、下列属于迁移的是
A、集思广益
B、上行下效
C、闻一知十
D、入乡随俗
(  C  )
26、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满足自己的中介的。
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体验
(  D  )
27、下列哪个选项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
A、物质兴趣
B、精神兴趣
C、直接兴趣
D、间接兴趣
(  D  )
28、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A、再认和回忆
B、保持和遗忘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  A  )
29、遗忘规律是()根据实验研究提出来的。
A、艾宾浩斯
B、巴普洛夫
C、冯特
D、吉尔福特
(  A  )
30、过去感知过、思考过、体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把它们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叫做()
A、回忆
B、识记
C、保持
D、再认
(  C  )
31、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是( )
A、尊重的原则
B、平等的原则
C、真诚的原则
D、宽容的原则
(  B  )
32、( )使一个人把自我和非我区别开来,即有了客体分离感。
A、社会自我
B、生理自我
C、心理自我
D、现实自我
(  C  )
33、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常为一时冲动所左右,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别人的痛苦和社会的损失,易发生违纪行为和不正当的意向活动,这种人格障碍是( )
A、分裂型人格障碍
B、偏执型人格障碍
C、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D、强迫型人格障碍
(  D  )
34、()言语是言语发展的高级阶段。
A、口头
B、方言
C、阅读
D、书面
(  C  )
35、()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对刺激的无意识现象。
A、无意识行为
B、对刺激的无意识。
C、盲视
D、无意识心理。
(  C  )
36、小明想象力丰富观察敏锐思维灵活这表现了他
A、知识
B、技能
C、能力
D、思维。
(  B  )
37、下列选项中,( )广义的理解是指人们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A、经济
B、文化
C、政治
D、群体
(  D  )
38、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 )
A、定向研究
B、定性研究
C、定量研究
D、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  A  )
39、设计心理学的( )是观察法和访谈法。
A、常用研究中的初级研究方法
B、常用研究中的中级研究方法
C、常用研究中的高级研究方法
D、常用研究中的现代研究方法
(  B  )
40、以下哪一项不是异常心理的心理学区分原则( )
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B、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原则
C、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  A  )
41、患者女性,14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认为自己不及同学苗条,吃得越来越少,体重由1年前36kg降至就诊时的22kg,但精神状况尚可,父母多次带她到医院求治,经多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神经性厌食
B、神经性贪食
C、抑郁症
D、焦虑症
(  B  )
42、在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中,他认为引起情绪和行为后果的真正原因是( )
A、事件本身
B、对事件的不合理信念
C、对情绪和行为的劝导和干预
D、功能失调性假设
(  A  )
4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 )
A、泛化
B、分化
C、比较
D、强化
(  D  )
44、小刘为了融入同学的圈子,主动去学习一些球类运动的知识,以便和大家有更多共同话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刘的行为属于
A、平衡。
B、同化
C、客体永恒性
D、顺应
(  D  )
45、在一次测验中,小希因得了90分而沾自喜,而小君却感到大失所望,小君的这种行为属于
A、替代强化
B、模仿学习
C、有意注意
D、自我调节
(  B  )
46、人的各种行为活动如影视,学习,创造性都要通过需要作为推动力,这说明需要具有
A、对象型。
B、动力性。
C、差异性。
D、社会性。
(  D  )
47、在日常生活中看见路上的垃圾后会绕道走开,这体现了
A、负强化作用。
B、回避条件作用。
C、正强化作用。
D、逃避条件作用。
(  B  )
48、下列不属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是。
A、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
B、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C、考夫塔的完形顿悟说。
D、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  D  )
49、对感受阙限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大,其感觉能力也就越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 )公式表示。
A、A.R=1/E
B、B.E=R. E
C、C.R=E
D、D.E=1/R
(  D  )
50、去经历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是(
A、A.识记
B、B.保持
C、C.再认
D、.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