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学

本试卷为2023年心理学,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B  )
1、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即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
A、思维
B、意识
C、知觉
D、记忆
(  B  )
2、在抽象思维中起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A、形象
B、语言
C、动作
D、图形
(  B  )
3、()需要往往带有周期性。
A、社会
B、生理
C、精神
D、物质
(  B  )
4、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做(
A、表象
B、想象
C、再造想象
D、意象
(  A  )
5、研究者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的原则,称为( )原则。
A、客观性
B、实验性
C、系统性
D、发展性
(  B  )
6、属于特殊能力的是( )。
A、记忆力
B、节奏感
C、注意力
D、思维力
(  B  )
7、人能够分出事物的不甚显著的特征,并能从中看出它和其它特性相联系的能力叫
A、观察
B、观察力
C、认识能力
D、知觉理解性
(  A  )
8、意识的基本的特征是觉知性能动性和()。
A、社会制约性
B、活动性
C、客观性
D、感应性
(  C  )
9、事先有预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方法,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叫做
A、理解识记动
B、意识
C、有意识记
D、重复识记
(  A  )
10、西方最早研究心理现象的著作是《灵魂论》( De anima) ,其作者是古希腊的哲学家(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历山大
(  B  )
11、意志行动的基础是()。
A、不随意运动
B、随意运动
C、果断性
D、兴趣爱好
(  C  )
12、人格即(
A、个性
B、心理过程
C、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D、气质
(  D  )
13、研究表明,除了大脑皮层外,还有( ) 也共同参与着想象的形成。
A、下丘脑
B、边缘系统
C、间脑
D、下丘脑一边缘系统
(  B  )
14、人的意志过程和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同属()。
A、人格心理特征
B、 心理过程
C、情绪情感过程
D、认识过程
(  B  )
15、当从不同角度观察某物体 ,该物体 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映象则会随视角 的改变而变化,但人对它的知觉却仍能够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知觉特性称为( )。
A、知觉的恒常性
B、形状知觉恒常性
C、大小知觉恒常性
D、距离知觉恒常性
(  A  )
16、人格心理结构主要包括(
A、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B、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D、认识过程
(  D  )
17、马斯洛认为,潜能是(
A、比较强大的后天因素
B、比较微弱的后天因素
C、比较强大的先天因素
D、比较微弱的先天因素
(  A  )
18、()常被人们看作知觉与思维相联系的桥梁
A、表象
B、想象
C、感觉
D、注意
(  D  )
19、对一本小说的人物形象来讲,读者和作者的想象类型分别是。
A、再造想象,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创造想象
C、创造想象,再造想象
D、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  A  )
20、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方面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  B  )
21、下列活动中主要归属于动作技能活动的是
A、快速阅读
B、书法
C、计算
D、下棋
(  B  )
22、学生学习时采用简洁的语词写下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次要观点和各观点之间的关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计划策略
(  B  )
23、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入乡随俗
D、上行下效
(  C  )
24、某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总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子目标,通过对子目标的一个个逐步解决,以最终实现自己的总目标。这种计划和安排主要是运用哪类问题解决策略
A、算法策略
B、启发策略
C、手段-目的分析策略
D、目标递归策
(  C  )
25、通常,将行为成功的原因归为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可使个体的行为动机
A、增强
B、提高
C、形成
D、降低
(  D  )
26、下列不属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特点的是
A、平等性
B、情色彩浓厚
C、理想化
D、波动性
(  D  )
27、在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道德知识
B、道德判断力
C、道德信念
D、道德意志
(  B  )
28、()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A、本能
B、随意运动
C、不随意运动
D、以上都不是
(  A  )
29、()是指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A、需要
B、内驱力
C、动机
D、情绪
(  D  )
30、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创造能力
D、抽象概括能力
(  A  )
31、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之间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胆汁质
(  C  )
32、受先天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A、兴趣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  D  )
3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 )。
A、7± 4 个组块
B、7±3 个组块
C、7± 1 个组块
D、7±2 个组块
(  D  )
34、通过了解S代表路程,V代表速度,T代表时间,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记住公式s=vt,这样的识记方式是( )
A、无意识记
B、形象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  D  )
35、“第一印象”是人们初次见面时产生的印象,又称为( )
A、投射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  B  )
36、“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体现的是( )应对策略
A、猜疑
B、投射
C、合理化
D、升华
(  B  )
37、大学生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原则是( )
A、尊重的原则
B、平等的原则
C、真诚的原则
D、理解的原则
(  C  )
38、表现为孤独、淡漠、几乎没有体验过愉快的活动,过于沉溺于幻想和内省中,无法享受与他人亲密的关系等特点,这种人格障碍是( )
A、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B、退缩型人格障碍
C、分裂型人格障碍
D、癔病型人格障碍
(  D  )
39、“人们所付出的行为是为了换取某种收获,或者逃避某种惩罚,希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句话体现了人际交往理论中的( )
A、公平理论
B、自我表露理论
C、分割理论
D、社会交换理论
(  D  )
40、( )又称为妄想型人格,表现为极度敏感,思想行为固执死板,爱嫉妒,总自以为是,很难以讲道理或摆事实来改变这类人的想法。
A、癔病型人格障碍
B、退缩型人格障碍
C、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D、偏执型人格障碍
(  C  )
41、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于其他属性,t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作。
A、分类
B、概括
C、抽象
D、比较
(  D  )
42、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反映了人需要具有。
A、整体性
B、选择性
C、层次性
D、动力性
(  C  )
43、()是指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被关注的时候会刻意的改变一些行为,或言语表达的效应。
A、罗森塔尔效应
B、晕轮效应
C、霍桑效应。
D、毛毛虫效应。
(  B  )
44、人们在买衣服时,也会附带考虑与之搭配的头巾、帽子、鞋子和所拎的小包等,希望自己的打扮得体,这一现象体现了需要的( )
A、层次性
B、系列性和替代性
C、可诱导性
D、社会性
(  B  )
45、认知、情感和行为是针对下列( )的描述
A、态度的功能
B、态度的三要素
C、态度的对象
D、态度的性质
(  B  )
46、科学家为了攻克难关而废寝忘食是( )的具体表现
A、情绪
B、意志
C、性格
D、认知
(  B  )
47、由本能冲动、被压抑的观念和欲望组成,这些内容不符合社会道德、风俗与法律,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被压抑在心理结构最底层的系统是( )
A、意识系统
B、潜意识系统
C、自我系统
D、前意识系统
(  B  )
48、行为治疗常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A、自由联想
B、系统脱敏
C、梦的解析
D、解释疏泄
(  B  )
49、在二年级课堂上,一些学生不善于举手回答问题,而老师只点了那些善于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并且勉励全班学生”x举了手在等待回答”,很快,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增多这种方法是
A、强化
B、消退
C、暗示
D、练习
(  B  )
50、下列哪项不属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所提出的观点?
A、这是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应?
B、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
C、这是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
D、知识并不能绝对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