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本试卷为(中级)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中级)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D  )
1、劳务派遣中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存续时间不超过( )的岗位。
A、12个月
B、4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  D  )
2、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影响领导者风格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领导的个人魅力
B、下属的配合程度
C、领导的成熟程度
D、下属的成熟程度
(  A  )
3、()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自身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
A、精神层
B、组织文化的里层
C、制度层
D、文化层
(  B  )
4、某地区汽车生产工人的工资率从每小时30元上升到每小时40元,该地区汽车制造商对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需求将会从原来的10 000人减少到6 000人,则该地区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供给弹性属于(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无弹性
(  B  )
5、( )是目前所有社会保险中实施范围最广的。
A、基本养老保险
B、基本医疗保险
C、工伤保险
D、失业保险
(  C  )
6、下列争议中,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
A、企业和职工因加班费发放产生的争议
B、企业和职工对劳动合同条款的不同理解产生的争议
C、国家机关与公务员之间产生的争议
D、企业和职工因培训服务期限产生的争议
(  C  )
7、关于职位评价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排序法属于定量方法
B、要素计点法属于定性方法
C、因素比较法属于直接职位比较法
D、分类法属于定量方法
(  A  )
8、如果青年劳动力的工资率上涨1%导致中年劳动力的就业量下降0.5%,则青年劳动力与中年劳动力之间存在( )。
A、总互补关系
B、总替代关系
C、互补关系
D、替代关系
(  D  )
9、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种类型,不在其中的是( )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权力需要
(  B  )
10、关于内源性动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内源性动机是指人做出某种行为是因为行为本身
B、出于内源性动机的员工看重工作带来的社会地位
C、出于内源性动机的员工看重的是工作本身
D、内源性动机也被称为内在动机
(  B  )
11、外源性动机是指( )。
A、人做出某种行为是因为行为本身,认为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
B、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完成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
C、人做出某种行为是因为行为本身,因为这种行为可以带来成就感
D、看重工作本身,诸如寻求挑战性的工作,获得为工作和组织多作贡献的机会以及充分实现个人潜力的机会
(  C  )
12、根据期望理论,能够影响动机的因素是( )。
A、情景
B、能力
C、工具性
D、人际关系
(  D  )
13、“在薪酬水平方面比竞争对手的薪酬略低,在薪酬结构方面奖金部分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这种薪酬管理适用于采用( )的企业。
A、成长战略
B、创新战略
C、稳定战略或集中战略
D、成本领先战略
(  C  )
14、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依法合规原则
B、自愿参与原则
C、保护劳动者原则
D、风险自担原则
(  C  )
15、在培训与开发效果的学习评估中,测试态度常采用( )。
A、行为评价量表
B、直接观察
C、自我评价的态度量表
D、面谈
(  D  )
16、结果评估指标中的硬指标包括( )。
A、产出
B、质量
C、成本
D、以上都是
(  A  )
17、( )是指现代社会系统中以劳动关系为基本关系所构成的包括劳动关系的内部构成和外部环境因素交流互动的有机整合体。
A、劳动关系系统
B、集体劳权
C、社会经济关系
D、产业劳资关系
(  B  )
18、劳动力市场会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属性,即匹配不是终身性的,而是可能出现重新匹配,体现了( )。
A、劳动力市场的多样性
B、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
C、劳动力市场交易对象的难以衡量性
D、劳动力出售者地位的不利性
(  D  )
19、流动率、缺勤率和迟到率比较高的是( )。
A、外部劳动力市场
B、内部劳动市场
C、优等劳动力市场
D、次等劳动力市场
(  C  )
20、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所代表的是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供给意愿随( )变动而变动的规律。
A、市场
B、劳动者对于闲暇和收入的偏好程度
C、工资率
D、企业对于闲暇和收入的偏好程度
(  A  )
21、实际劳动力人口与潜在劳动力人口之比称为( )。
A、劳动力参与率
B、失业率
C、就业率
D、净人口流入率
(  B  )
22、企业雇用过的某所大学的毕业生比其他大学的毕业生惹麻烦的情况多一些,雇主据此拒绝雇用这所大学的毕业生。这种决策方式容易产生( )歧视。
A、个人
B、统计性
C、非竞争性
D、竞争性
(  B  )
23、企业的经济实力、竞争能力和企业能够承受的劳动力费用决定了()
A、劳动者愿意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
B、企业所能支付的最高工资水平
C、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水平
D、工会能够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
(  C  )
24、社会保险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准确、及时
D、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  A  )
25、变更劳动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但已经实际履行了口头变更的劳动合同超过( )个月,且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当事人以未采用书面形式为由主张劳动合同变更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A、1
B、2
C、3
D、6
(  C  )
26、发生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10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劳动者可以推举( )名代表人参加仲裁活动。
A、1~3
B、2~4
C、3~5
D、4~6
(  D  )
27、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
B、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
C、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D、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之间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  A  )
28、对人极端关注,是管理方格图中的“乡村俱乐部”领导风格,其坐标为( ).
A、(1,9)
B、(1,1)
C、(5,5)
D、(9,1)
(  B  )
29、在决策风格模型中,决策者有较高的模糊耐受性以及很强的任务和技术取向,这种决策风格是( )。
A、指导型
B、分析型
C、概念型
D、行为型
(  B  )
30、下列关于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的行政层级式组织形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行政层级式强调权威与等级、规章与规范
B、行政层级式在复杂/动态环境中最为有效
C、行政层级式的组织可以保证高度集权、强调等级的管理能够顺利执行,所制定的规章和程序也不需要频繁改动
D、决定工作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能力和绩效,而不是其他非个人因素
(  A  )
31、关于组织结构要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组织结构要素包括复杂性、集权度、规范性和专业化
B、复杂性指的是任务分工的层次、细致程度
C、规范性指的是使用规则和标准处理方式以规范工作行为的程度
D、集权度指的是决策权的集中程度
(  D  )
32、组织结构体系内容中,反映完成企业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及其比例和关系的是( )。
A、职权结构
B、横向结构
C、纵向结构
D、职能结构
(  B  )
33、在组织设计的步骤中,组织设计的主体工作是“设计承担企业管理职能和业务的各个管理层次、部门、岗位及其权责”,这一步骤称为( )。
A、确定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B、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
C、进行职能分析和职能设计
D、各类运行制度的设计
(  A  )
34、主要回答到哪里去进行竞争的问题,这是( )。
A、组织战略
B、竞争战略
C、职能战略
D、经营战略
(  A  )
35、某企业内部成长战略下的人力资源战略表述正确的是( )。
A、这类组织的员工招募工作需求很大
B、其培训工作的重点是文化整合和价值观的统一
C、绩效管理的重心是如何实现绩效管理实践规范化和标准化
D、通过兼并获得员工
(  C  )
36、在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大于供给时,当这种需求是短期性或阶段性的,则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外包、离岸经营和移民
B、降低现有人员的流失率
C、延长现有员工的工作时间
D、临时性解雇或永久性裁员
(  D  )
37、可以引发被测试者的充分辩论且适用于指定角色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试题是( )。
A、开放式问题
B、操作性问题
C、两难性问题
D、资源争夺性问题
(  B  )
38、下列反馈面谈中的行动正确的是( )。
A、将绩效面谈作为一次发现错误的机会
B、明确列出并一致通过员工发展的特定计划
C、避免面对面地与较差的员工面谈
D、接连不断地批评员工的缺点
(  C  )
39、( )是绩效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
A、绩效考核
B、绩效监控
C、绩效计划
D、绩效辅导
(  C  )
40、个人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缴付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个人缴费部分,在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 )标准内的部分,暂从个人当期的当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A、1%
B、2%
C、4%
D、5%
(  A  )
41、《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 )。
A、累计计算
B、重新计算
C、停止计算
D、中断计算
(  B  )
42、下列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有( )。
A、在境外就医的
B、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的
C、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D、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  C  )
43、调查反馈属于组织发展方法中的( )。
A、结构技术
B、现代组织发展方法
C、人文技术
D、结构技术和人文技术的混合体
(  A  )
44、在人员甄选中应当达到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其中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为( )。
A、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B、信度是效度的充分条件
C、信度和效度互为必要且充分条件
D、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没有统一评判标准
(  B  )
45、关于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效的绩效考核是对绩效管理的有力支持
B、绩效管理是绩效考核的一个环节
C、绩效管理侧重于信息的沟通和绩效的提高
D、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
(  D  )
46、关于绩效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
B、绩效计划H标可以分为绩效目标和发展目标
C、达成绩效合同的过程中,员X和符理者必须进行真诚高效的双向沟通
D、绩效计划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  C  )
47、关于职业生涯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五种基本类型
B、由施恩教授提出
C、安全稳定型仅有职业安全取向
D、自主独立彻具有很强的职业承诺
(  B  )
48、在市场经济中,当产品需求稳定时,决定企业工资支付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同工同酬原则
B、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C、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所需的生活费用
D、工会的谈判力量
(  B  )
49、上大学的总收益是指( )。
A、大学毕业后到退休前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
B、大学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在一生中多获得的那部分工资性报酬
C、大学毕业后到退休前获得的全部工资性报酬减去读大学的直接成本
D、大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因兼职工作而获得的工资性报酬
(  B  )
50、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 )内未被劳动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如违法的行为属于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期限应自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A、1年
B、2年
C、15日
D、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