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级) 人力资源管理

本试卷为历年(中级) 人力资源管理,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中级) 人力资源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C  )
1、劳动争议诉讼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期限内向()起诉,该部门受理后,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
A、全国总工会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劳动行政部门
(  C  )
2、劳务派遣单位在跨地区派遣劳动者时,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应当按照( )规定的标准执行。
A、劳动者户口所在地
B、劳务派遣单位所在地
C、用工单位所在地
D、劳务派遣单位规章制度
(  A  )
3、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的医疗费用依法应由第三人负担,但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 )先行支付。
A、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B、用人单位
C、职工个人
D、医疗机构
(  C  )
4、以下不属于视同工伤的情形是( )。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
D、原在军队服役,因战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  B  )
5、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该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15
B、30
C、45
D、60
(  B  )
6、喜欢雇用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并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培训,然后直到他们在特定的领域内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这类企业的组织文化是( )。
A、棒球队型
B、学院型
C、堡垒型
D、俱乐部型
(  D  )
7、如果劳动力供给曲线在图形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的直线,则说明该劳动力供给曲线( )。
A、富有弹性
B、单位弹性
C、完全无弹性
D、无限弹性
(  A  )
8、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 )。
A、智力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
B、确认阶段、发展阶段、选择阶段
C、知觉活动、逻辑推理、选择活动
D、探索活动、发展阶段、选择阶段
(  C  )
9、重视员工的适应,忠诚感和承诺的组织文化称为( )。
A、学院型
B、棒球队型
C、俱乐部型
D、堡垒型
(  B  )
10、企业在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时,通常需要针对实现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链,设计各种财务类和非财务类目标或衡量指标,这些目标或衡量指标称为( )。
A、平衡计分卡
B、人力资源管理计分卡
C、KPI指标
D、战略地图
(  D  )
11、关于不同企业竞争战略下的薪酬管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企业若采用成本领先战略,薪酬水平应当比竞争对手相对更高
B、企业若采用创新战略,基本薪酬应略低于劳动力市场通行工资水平
C、企业若采用客户中心战略,应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支付报酬
D、企业若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奖金在薪酬结构中所占比例应相对较大
(  B  )
12、关于绩效考核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排序法不能显示员工在某个具体领域的绩效问题,无法用于绩效反馈面谈
B、行为锚定法的设计成本很低,设计周期较短
C、关键事件法的可执行性不高
D、平衡计分卡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设计成本较高
(  B  )
13、在经济周期中,有助于降低失业率的是( )。
A、附加的劳动者效应
B、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
C、收入效应
D、替代效应
(  C  )
14、某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为每小时10元时,某城市对这类劳动力的需求总暈为10万小时,已知该市对这类劳动力的需求弹性为单位弹性,则当这种劳动力的工作率上涨到每小15元时,该市对此类劳动力的需求总量会变成( )万小时
A、2
B、4
C、5
D、15
(  D  )
15、解决薪酬内部公平性的手段是( )。
A、工作分析
B、薪酬调查
C、薪酬结构设计
D、职位评价
(  D  )
16、关于期股的激励对象在未来某一时期内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股份,表述错误的是( )。
A、这个过程中,激励对象只是取得股份的分红权
B、这个过程中,激励对象只是取得股份的配股权
C、这个过程中,激励对象对取得的股份无处置权
D、这个过程中,激励对象对取得的股份有处置权
(  B  )
17、企业一般按照基本薪酬的百分比来确定驻外津贴,其比例范围一般是( )。
A、10%~20%
B、10%~30%
C、20%~30%
D、20%~40%
(  C  )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集体谈判目的的一项是( )。
A、确定工作条件和就业条件
B、调整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关系
C、调整雇主组织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D、调整雇主组织与工人组织之间的关系
(  B  )
19、当前阶段西方国家劳动关系的特点之一是( )。
A、争取广泛的民主参与权力成为劳方重要的目标
B、工会的力量有不断缩小的趋势
C、初步实行集体谈判制度
D、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处境日益改善
(  A  )
20、( )揭示了由于工作条件和社会环境原因而导致的收入差异。
A、补偿性工资差别
B、竞争性工资差别
C、垄断性工资差别
D、技能性工资差别
(  C  )
21、关于失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03年,在我国关于失业人员的统计中,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
B、2003年,在我国关于失业人员的统计中,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情况视同失业
C、从1995年起正式使用 “失业”和“失业率”的概念
D、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待业的概念只适用于城镇人口
(  A  )
22、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 )。
A、失业率
B、就业率
C、私人收益率
D、社会收益
(  B  )
23、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不正确的是()
A、收入在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
B、收入在当地上一年职工水平工资三倍数额以上的部分免征
C、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扣除
D、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
(  B  )
24、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不能用于( )。
A、临时性岗位
B、主营业务岗位
C、辅助性岗位
D、替代性岗位
(  C  )
25、关于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仲裁中举证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发生的争议,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承担举证责任
B、发生劳动争议时,用人单位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没有提供证据的责任
C、与劳动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否则承担不利后果
D、劳动争议仲裁庭不得要求用人单位提供证据
(  B  )
26、关于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事人双方均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的同一裁决,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双方当事人为原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被告
B、用人单位以挂靠方式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经营,用人单位和营业执照出借方为当事人
C、劳动者与起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产生的劳动争议诉讼,应当以业主为当事人
D、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共同被告
(  C  )
27、下列争议中,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A、企业和职工因加班费发放产生的争议
B、企业和职工对劳动合同条款的不同理解产生的争议
C、国家机关与公务员之间产生的争议
D、企业和职工因培训服务期限产生的争议
(  B  )
28、根据领导者生命周期理论,对于能力低、意愿高的下属,采用的领导风格是( )。
A、指导式
B、推销式
C、参与式
D、授权式
(  B  )
29、俄亥俄大学关于领导行为的一系列研究数据聚焦得出的主要维度是( )。
A、员工取向和生产取向
B、关心人和工作管理
C、独裁和民主
D、民主和放任
(  A  )
30、组织中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不能逃避有效( )的要求,这是领导行为的重要部分之一。
A、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
C、概念技能
D、管理技能
(  A  )
31、西蒙的决策阶段理论认为,决策过程始于( )。
A、智力活动
B、分析活动
C、设计活动
D、选择活动
(  D  )
32、关于矩阵制缺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狭隘的职能观念
B、不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能够经营整个企业的管理人才
C、横向协调性差
D、不利于组织的稳定发展
(  B  )
33、组织文化是从最高管理层树立的典范发展而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行为方式和( )。
A、领导体制
B、管理风格
C、战略水平
D、决策模式
(  B  )
34、在组织发展方法中,用一种专门的调查工具来评估组织成员的态度,了解员工们在认识上的差异的方法是( )。
A、敏感性训练
B、调查反馈
C、质量圈
D、团际发展
(  D  )
35、( )是解决组织所面临的人力资源需求不足及其供给之间的矛盾的最简单直接同时也是见效最快的方法。
A、冻结雇用
B、鼓励员工提前退休
C、缩短现有员工的工作时间
D、临时性解雇或永久性裁员
(  A  )
36、人力资源规划就是指组织根据( ),采用科学的手段来预测组织未来可能会遇到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而制订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留和开发计划。
A、自身战略的需要
B、社会环境的需要
C、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
D、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需要
(  C  )
37、绩效计划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A、绩效计划开始执行前,管理者需要和员工针对员工的工作目标达成一致的合同
B、达成绩效合同的过程中,员工和管理者有必要进行真诚高效的双向沟通
C、只有管理者需要表达观点
D、不仅管理者需要表达观点,员工也需要积极参与沟通
(  D  )
38、关于绩效监控,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管理者和员工持续的沟通,预防绩效周期内可能存在的问题
B、可以随时发现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调整
C、需要准确记录并定期汇总员工工作中的关键事件
D、容易对工作行为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  B  )
39、关于绩效改进效果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从反应、学习或能力、转变和结果四个维度进行评价
B、反应专指员工对改进结果的反应
C、学习或能力强调的是绩效改进实施后,员工能力素质的提升程度
D、转变强调的是改进活动对工作方式的影响
(  D  )
40、针对安分型的员工,其人力资源政策应该是( )。
A、组织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惩戒,敦促其改进绩效
B、组织要给予必要的奖励
C、主管人员要对其进行绩效辅导
D、组织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提升其工作技能
(  D  )
41、关于绩效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
B、绩效计划目标可以分为绩效目标和发展目标
C、达成绩效合同的过程中,员工和管理者必须进行真诚高效的双向沟通
D、绩效计划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  A  )
42、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中实行公开竞争方式的研发类项目,均要设立间接费用,核定比例可以提高到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一定比例,1000万元以上的部分为( )。
A、13%
B、15%
C、20%
D、25%
(  C  )
43、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形式不包括( )。
A、商业医疗保险机构举办
B、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经办
C、各级工会举办
D、大集团、大企业自办
(  D  )
44、目前,企业对于内部人员过剩作出的典型反应是( ),这种方法会给企业造成长期创伤。
A、降薪
B、职位调动
C、重新培训
D、裁员
(  B  )
45、在绩效考核期间内管理者为了掌握下属的工作绩效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 )。
A、绩效计划
B、绩效监控
C、绩效辅导
D、绩效反馈
(  C  )
46、在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中,个体的职业活动处于训练、帮助、政策制定阶段的是( )
A、探索期
B、建立期
C、维持期
D、衰退期
(  D  )
47、劳动者的义务不包括( )。
A、完成劳动任务的义务
B、服从义务
C、保密义务
D、提供劳动报酬的义务
(  A  )
48、劳动力市场是一种( )。
A、要素市场
B、资本市场
C、产品市场
D、虚拟市场
(  C  )
49、如果在沿海地区就业的大量内地农村劳动力返回家乡,而沿海地区的劳动力需求没有发化,则此时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会表现为( )。
A、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均上升
B、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上升
C、均衡工资率上升,均衡就业量下降
D、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均下降
(  B  )
50、企业把大学文凭作为筛选工具是一种简单而且预测率也比较高的方法,其支持理论为( )。
A、高等教育的效率工资理论
B、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理论
C、高等教育的劳动力需求理论
D、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供给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