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您有两个信号,每个信号中有 100 个数据点。然后有 20 个时间滞后,其中计算这些信号之间的归一化互相关仅考虑 10 对或更少的数据点。似乎归一化的互相关在这些滞后时意义不大,因为它是从较少的数据中计算出来的。我的问题是,当我们查看与较高滞后的相关性时,是否有一种通用的方法来解释引入的不确定性?还是根据上下文变化太大?
具有高滞后的归一化互相关的可靠性
信息处理
互相关
2022-01-27 16:09:08
1个回答
将“相关性”描述为只是逐个样本相乘,然后是两个数据集的乘积之和 [注意,我称它们为数据集,而不是避免以后混淆的信号],相关分量将以 N 速率增加幅度(20Log N,dB),而独立分量的幅度将在 N 的平方根处增加(10Log N,dB)。如果我们将相关分量视为感兴趣的“信号”,将独立分量视为噪声,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相关过程,SNR 增加了 20Log N - 10Log N = 10LogN。
考虑到这一点,如果第一个数据集是“埋在”噪声中的感兴趣信号,请考虑您的示例。假设它是一个伪随机序列,这很适合这种解释,因为我们将在一个延迟处获得尖锐的相关性,而在其他地方获得最小的相关性。第二个数据集是伪随机序列本身。我们进行关联以查找噪声数据集中存在的序列以及延迟(我们获得最大相关性的延迟)。现在,根据我上面的描述,您应该在这里看到问题的答案:假设序列在两个 100 个样本数据集中完全对齐(滞后 = 0),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得到 100 个样本,其中信号在相关性中累积,到 100x= 40 dB,而噪声分量累积到 sqrt(100x) = 20dB,
现在考虑是否在延迟 90 个样本之前没有对齐序列,这样实际上只有 10 个样本被相乘然后相加。在这种情况下,信号累积 10 倍或 20dB,噪声累积 sqrt(10) = 10dB,SNR 中的净处理增益为 10dB。
其它你可能感兴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