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招聘题库
本试卷为小学教师招聘题库,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小学教师招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35题,每题1分,共计35分)
( B )
1、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
( D )
2、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 )。
( D )
3、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 B )
4、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
( C )
5、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 )。
( D )
6、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
( D )
7、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外在的、稳定性因素的是( )
( B )
8、一位教师经常会反思同事们怎么看自己,领导觉得自己干工作怎么样,这个教师目前处于( )
( D )
9、聊天、辩论、讨论等言语活动属于( )
( C )
1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
( D )
11、如果说一个儿童是天才儿童,那么他的智力至少应该是( )
( A )
12、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一书中。
( D )
13、许多地方出现的“狼孩”事件说明(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 B )
14、( )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髙、最优越的职业。
( D )
15、下列不是劳动教育的内容的是( )
( D )
16、班级组织能够为班级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这说明班级具有( )功能。
( B )
17、查阅文献资料最快捷的方法是( )
( C )
18、下列不属于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的是( )
( B )
19、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
( C )
20、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12-1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说明( )
( A )
21、中学、小学校园周围( )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 D )
2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可以( )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提供物质力量 ②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③发挥先进文化作用,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
( D )
23、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
( B )
2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避险过当( )
( B )
25、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 )
( C )
26、( )主要用于稳定和发展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等目标。
( D )
27、一种社会制度变革为另一种社会制度,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其判断标准是( )
( D )
28、甲省审计厅内设各处,上与国家审计署各司,下与各市县审计局各股相对应,其上下对应的部门业务性质相同,其管理幅度随级别升高而扩大,这种体制是按( )类型而设定的。
( B )
29、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按农林牧合计,我国平均每人土地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左右。
( C )
30、南宋都城位于今天的( )
( D )
31、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中央提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体现的哲学方法论是( ) ①重视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②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③根据主观需要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B )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 )起施行.
( C )
33、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 ),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之一。
( C )
34、《神曲》的主要内材于( )。
( B )
35、对于静态图像,目前广泛采用的压缩标准是( )。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 ABCD )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各种知识的教学过程。下列属于讲授法 的有( )
( ABCD )
2、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范畴是( )
( ABCD )
3、一般来说,需要政府供应的公共产品主要有( )
( CD )
4、下列名言名句与其所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
( AB )
5、“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 F )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改革开放。
( T )
2、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中,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卢梭,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涂尔干和巴格莱等。
( F )
3、劳动技术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 F )
4、现场教学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
( T )
5、对于解决国家统一的有关问题,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 F )
6、东晋武帝咸宁三年下令设立国子学。
( F )
7、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
( F )
8、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
( F )
9、题海式的训练一定能使学习的发生,导致成绩的变化。
( T )
10、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四、简答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古代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2、简述新课程提倡的新的教学观。
3、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4、国家对于犯罪未成年人的隐私是如何保护的?
5、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五、论述题 (共3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试述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
2、试述贯彻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3、结合教育实践,谈谈怎么对初中生进行自我教育。
六、材料分析题 (共2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材料一张老师在教学上有显著的成绩,但是学生们都不喜欢他。张老师在言语中总是表现出一 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在上课的时候,也总是“恰到好处”的,把正好没有听懂的学生们挑起来回答问 题。然后带着胜利者的面孔直视学生。学生们都非常小心地上他的课。 材料二她是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经常给学生讲故事,很幽默,对学生也是很温柔。有一天她带 学生去农田实践课。她先给学生做了示范,然后对学生说:“你们先自己做,我去看看我买的土豆怎 么样了。”老师说完就向农田外走。不一会儿,老师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你们怎么可以这样,我是付 了钱的……”同学们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一向温柔的老师竞然说出如此粗鲁的话。一名学生回 家后哭了。她再也不相信老师的话了,从那以后,她为了报复老师,也开始变得很粗鲁…… 材料三某某老师深得学生敬爱,学生了解老师的为人,深深地了解老师对善与恶、美与丑等等的 看法。 (1)请分别对三个材料中教师的形象进行描述。 (2)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应该怎样建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2、某校初级中学15岁学生刘某课堂作业未及时完成,教师彭某对其严厉批评,并打了刘某两耳光,致其受伤。 请问该老师的行为是否违法?是否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相关标签:
- 教师招聘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