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本试卷为(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  A  )
1、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  B  )
2、,出版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著作的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艾宾浩斯
D、华生
(  A  )
3、个体表现出的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方面的特征属于性格的( )
A、意志特征
B、情感特征
C、理智特征
D、认知特征
(  B  )
4、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  B  )
5、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A、25%
B、50%
C、75%
D、100%
(  B  )
6、成就动机可区分为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 )。
A、高
B、低
C、与避免失败者一样
D、与学习无关
(  A  )
7、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水平迁移
B、顺向迁移
C、逆向迁移
D、垂直迁移
(  A  )
8、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
A、认知结构和态度
B、年龄和学习材料
C、智力和学习环境
D、学习目标和态度
(  A  )
9、下面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句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  A  )
10、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属于( )知识。
A、陈述性
B、条件性
C、程序性
D、策略性
(  B  )
11、后学材料对先学知识记忆与保持的干扰叫( )。
A、前摄抑制
B、后摄抑制
C、侧抑制
D、系列位置
(  B  )
12、皮亚杰认为: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 )
A、认知道德
B、他律道德
C、权威道德
D、自律道德
(  A  )
13、非测验的评价技术主要包括( )
A、案卷分析、观察、情感评价
B、案卷分析、观察、认知评价
C、实验、日记分析、技能评价
D、实验、日记分析、认知评价
(  D  )
14、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
A、生存
B、情境
C、教材
D、学生
(  C  )
15、《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A、社会权利客体的独立地位
B、社会权利主体的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主体的独立地位
D、社会权利客体的非独立地位
(  B  )
16、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
A、名誉权、荣誉权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  B  )
17、《学记》中要求:“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A  )
18、对学校教育来说,课外活动()。
A、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B、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因此要替代课堂教学
C、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正规的教育活动
D、是课堂之外的,不可能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  A  )
19、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科技进步
B、生产发展水平
C、政治需要
D、产业革命
(  B  )
20、社会上出现专门从事知识传授活动的知识分子和专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场所——学校,一般地说是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  ABCD  )
1、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生哪几种策略?( )
A、总结
B、提问
C、析疑
D、预测
E、复习
(  ABC  )
2、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包括(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相对功利水平
E、普通伦理取向水平
(  BDE  )
3、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种类,可分为()。
A、新授课
B、实验课
C、巩固课
D、练习课
E、演示课
(  ABCE  )
4、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应关注的因素有( )
A、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B、减少课堂混乱
C、听课的效果
D、家长的意见
E、教室环境
(  ABCD  )
5、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 )
A、选择题
B、完形填空
C、匹配
D、是非题
E、E

三、简答题 (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__________。
2、课的类型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3、下面是对某所学校《成绩册》改革的一段描述:
上学期放假后,同学们议论最多的是他们的《成绩册》,上面不仅有考试的分数和班主任的评语,而且有老师的“悄悄话”,更令人叫绝的是还有自己评价自己、家长寄语、同学互评等栏目。
4、简述教育立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