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级) 人力资源管理

本试卷为历年(中级) 人力资源管理,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中级) 人力资源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A  )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A、48
B、24
C、12
D、8
(  A  )
2、关于生育保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B、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
C、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D、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期间可以享受生育津贴
(  C  )
3、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 )年的,可以缴费至满该年限,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A、20
B、10
C、15
D、5
(  C  )
4、费德勒的权变理论认为,( )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与情景因素之间是否搭配。
A、组织绩效
B、个人绩效
C、团队绩效
D、社会绩效
(  C  )
5、评价中心技术最早起源于( )。
A、第一次世畀大战之前
B、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
(  B  )
6、不属于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促进者角色的是( )。
A、工会组织
B、劳动监察
C、集体谈判
D、雇员参与
(  A  )
7、不属于失业类型的是( )。
A、被迫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  A  )
8、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个体的任务是确定兴趣和能力,让自我与工作匹配,这一阶段属于( )。
A、探索期
B、建立期
C、维持期
D、衰退期
(  C  )
9、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员工接受的在职培训是一种纯粹的一般培训,则处理这种培训的成本和收益的合理方式应当是( )。
A、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支付培训成本,同时共享培训收益
B、企业支付培训成本并获得培训收益
C、员工个人支付培训成本并获得培训收益
D、企业支付培训成本,员工个人获得培训收益
(  B  )
10、关于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事人双方对不符劳动争议管理委员会做出的同一裁决,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双方当事人力报告,劳动争议管理委员会为被告
B、用人单位以挂靠方式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经营,用人单位和营业执照出借方为当事人
C、劳动者与起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产生的劳动争议诉讼,应当以业主为当事人
D、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授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共同被告
(  B  )
11、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 )可以委托符合监察执法条件的组织具体实施劳动监察工作。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C、省级劳动行政部门
D、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
(  D  )
12、在激发个体努力工作的动机因素中,不属于外源性动机的是( )。
A、社会地位
B、奖金报酬
C、避免惩罚
D、实现潜能
(  D  )
13、基本薪酬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一些企业还尝试实施员工股份所有权计划,以鼓励员工共担风险,与之相对应的战略是( )。
A、成长战略
B、稳定战略
C、集中战略
D、收缩战略
(  D  )
14、关于经营者年薪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年薪制是一种高风险的薪酬制度,依靠的是约束和激励互相制约的机制
B、年薪制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绩与其薪酬直接联系在一起
C、年薪制可以由基本薪酬、奖金、长期奖励、福利津贴构成
D、年薪制不会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做出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决策
(  C  )
15、可以直接反映培训与开发的效果,也是组织高管层特别关心的培训与开发效果评估内容是( )。
A、反应评估
B、学习评估
C、工作行为评估
D、结果评估
(  A  )
16、常用的培训与开发效果的评估方法是( )。
A、问卷调查法
B、控制实验法
C、观察法
D、分析法
(  B  )
17、关于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员工与组织共同发展
B、内部员工适应能力比外部员工适应能力差
C、能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求
D、发挥员工潜能
(  D  )
18、三方机制不包括( )。
A、政府
B、雇主代表
C、工会代表
D、雇员代表
(  C  )
19、某地区共有人口1 700万人,其中16岁以上人口为1300万人,就业人口为900万人,失业人口为100万人,则该地区的失业率为( )。
A、6.7%
B、7.6%
C、10%
D、11.1%
(  D  )
20、能够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高等教育投资数量的条件是( )。
A、总成本等于总收益
B、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  A  )
21、选择性偏差认为传统的高等教育研究( )了大学毕业生从上大学中实际获得的收益。
A、低估
B、高估
C、准确估计
D、以上都有可能
(  A  )
2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 )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向申请人出具受理或不予受理通知书。
A、5
B、10
C、15
D、20
(  C  )
23、关于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仲裁中举证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发生的争议,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承担举证责任
B、发生劳动争议时,用人单位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没有提供证据的责任
C、与劳动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否则承担不利后果
D、劳动争议仲裁庭不得要求用人单位提供证据
(  D  )
24、不符合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义务的是()
A、在法定时效期限内及时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B、按时参加仲裁和诉讼活动,遵守仲裁庭和法律的纪律
C、按规定缴纳诉讼费
D、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调解书,仲裁裁决书和判决书,可以暂缓执行
(  C  )
25、戴尔计算机公司的组织形式属于( )。
A、事业部制形式
B、团队结构形式
C、虚拟组织形式
D、无边界组织形式
(  C  )
26、具有直线—参谋制特点的组织形式属于( )。
A、行政层级式
B、矩阵组织形式
C、职能制形式
D、事业部制形式
(  C  )
27、职能制组织形式又称为( )。
A、韦伯模型
B、斯隆模型
C、法约尔模型
D、韦尔奇模型
(  B  )
28、组织结构包含的三要素中,反映使用规则和标准处理方式以规范工作行为程度的是( )。
A、复杂性
B、规范性
C、层次性
D、集权度
(  B  )
29、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组织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在( )上。
A、改变组织文化
B、劳动合同设计
C、提升组织效率
D、管理变革
(  B  )
30、战略地图的作用不包括( )。
A、形象展示了为确保公司战略得以成功实现而必须完成的各种关键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驱动关系
B、将战略地图中涉及的各种活动加以量化处理
C、指明了组织战略实现的路径和总体脉络
D、有助于组织中的各个部门以及全体员工理解组织的战略实现过程
(  C  )
31、某销售公司计划在明年内达到销售额2760万元,根据资料分析,得到每销售千元货物需要1人/小时,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按年230个工作日,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可估算出销售人员需求量为( )。
A、5人
B、10人
C、15人
D、120人
(  D  )
32、主要采用专家判断法确定的效度指标是()。
A、预测效度
B、构想效度
C、效标关联效度
D、内容效度
(  C  )
33、关于能力测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力测试可以划分为认知能力测试和运动与身体能力测试两种类型
B、认知能力测试可以划分为一般认知能力测试和特殊认知能力测试
C、一般认知能力测试即通常所说的情商测试
D、数学能力属于一般认知能力
(  B  )
34、采取( )竞争优势策略的组织,在绩效管理中应当弱化员工工作的直接结果,鼓励员工多进行创新活动。
A、探索者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跟随者战略
D、防御者战略
(  B  )
35、( )强调绩效考核的结果应当更多地应用于薪酬分配,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A、防御者战略
B、探索者战略
C、跟随者战略
D、迸攻者战略
(  C  )
3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绩效评价技术中比较法的是( )。
A、排序法
B、强制分布法
C、不良事故评估法
D、配对比较法
(  D  )
37、关于关键绩效指标法表述错误的是()。
A、关键绩效指标是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
B、指标的数量不宜过多
C、供货周期是关键绩效指标的时限型
D、知识型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很容易界定
(  A  )
38、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 )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A、1年
B、3个月
C、6个月
D、8个月
(  A  )
39、在管理方格图中,把投入最少量的努力使必要的工作完成和维持适合的组织成员关系的领导风格,称为( )。
A、“无为而治”领导风格
B、“中庸式”领导风格
C、“任务”领导风格
D、“乡村俱乐部”领导风格
(  B  )
40、路径一目标理论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 )是指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
A、成就取向式领导
B、指导式领导
C、支持型领导
D、参与式领导
(  D  )
41、组织各管理层次、部门在权利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和相互关系指的是( )。
A、职能结构
B、部门结构
C、层次结构
D、职权结构
(  A  )
42、—个组织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变革是( )。
A、以人员为中心的变革
B、以结构为中心的变革
C、以技术为中心的变革
D、以系统为中心的变革
(  A  )
43、对人才进行评价的重点在于( )。
A、绩效和潜力
B、技术和发展
C、能力与绩效
D、创新与态度
(  B  )
44、关于绩效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就组织目标和目标实现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
B、绩效管理侧重于绩效的评估
C、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是建立绩效优化体系,实现组织与个人绩效的紧密结合
D、绩效管理强调信息的沟通和绩效的提高
(  C  )
45、处于职业发展维持阶段的个体,在组织中的主要身份是( )。
A、学徒
B、同事
C、导师
D、顾问
(  B  )
46、培训与开发员工的责任,最终会落实到( )身上。
A、员工自己
B、直线经理
C、人力资源经理
D、高层经理
(  D  )
47、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揭示的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力供给意愿随( )变动而变动的规律。
A、劳动者对于闲暇时间和收入的偏好程度
B、市场
C、企业工时政策
D、工资率
(  D  )
48、在一个以工作小时数为横轴,工资率为纵轴的坐标系中,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为( )。
A、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
B、垂直予横轴的一条直线
C、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直线
D、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  D  )
49、在工资率提高的时候,替代效应将导致( )。
A、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
B、劳动力供给不受影响
C、劳动力供给时间变动不确定
D、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
(  B  )
50、造成优等劳动力市场和次等劳动力市场出现相对隔离的原因不包括( )。
A、贫穷
B、努力
C、歧视
D、受教育程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