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中级) 人力资源管理冲刺卷

本试卷为往年(中级) 人力资源管理冲刺卷,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中级) 人力资源管理冲刺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D  )
1、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是( )。
A、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B、工会代表
C、企业方面代表
D、员工代表
(  B  )
2、绩效计划应该与战略计划、财务计划、经营计划、人力资源计划等密切结合、相互匹配、配套使用,体现了绩效计划制订的( )。
A、突出重点原则
B、系统化原则
C、战略相关原则
D、可测性原则
(  C  )
3、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依法合规原则
B、自愿参加原则
C、保护劳动者原则
D、风险自担原则
(  B  )
4、最常用的培训与开发效果评估方法是( )
A、控制实验法
B、问卷调查法
C、访谈法
D、观察法
(  B  )
5、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进行估计时,把工资性报酬中不应当计入的部分也当成了教育做出的贡献,属于( )。
A、地区偏差
B、高估偏差
C、选择性偏差
D、歧视偏差
(  D  )
6、劳动争议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费( )。
A、应由败诉一方缴纳
B、由劳动争议当事人平摊
C、应由提出仲裁申请的一方缴纳
D、无须缴纳
(  D  )
7、根据保罗赫塞的领导者生命周期理论,员工的知识技能水平决定( )。
A、心理成熟度
B、能力成熟度
C、技能成熟度
D、工作成熟度
(  B  )
8、组织设计是指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 )所进行的设计。
A、战略目标
B、运行方式
C、岗位职责
D、分布规模
(  B  )
9、某地区汽车生产工人工资率从每小时30元上升到33元,该地区汽车制造商对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需求将会从原来的10000人减少到8000人,则该地区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属于(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无弹性
(  B  )
10、关于效率工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效率工资是指法定最低工资
B、效率工资是企业自愿提供的高于市场水平的工资
C、效率工资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D、效率工资是工会通过与企业进行集体谈判确定的工资
(  A  )
1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越多,符合这种推论现象的是( )。
A、在经济衰退时选择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所占的比例更大
B、在经济繁荣时选择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所占的比例更大
C、大学毕业后可以工作的年限越长,愿意上大学的人越多
D、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超出高中毕业生越多,愿意上大学的人越多
(  B  )
12、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无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C、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D、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B  )
13、下列医疗费用中,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支付范围的是( )。
A、急诊的医疗费用
B、在境外就医的医疗费用
C、门诊的医疗费用
D、抢救的医疗费用
(  A  )
1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行政复议是由( )引起的。
A、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权利、义务产生分歧
B、劳动者经济补偿
C、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
D、行政处罚
(  C  )
15、下列不属于参与管理形式的是( )。
A、共同设定目标
B、直接参与工作决策
C、参与薪酬制定
D、参加咨询委员会
(  A  )
16、企业现状及未来战略目标是制定薪酬政策,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
A、薪酬决策
B、薪酬调查
C、薪酬控制与预算
D、确定薪酬水平
(  A  )
17、关于企业战略与薪酬管理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成长战略的企业,在短期内应提供相对较低的基本薪酬
B、采用稳定战略的企业,基本薪酬和福利所占比重应较低
C、采用收缩战略的企业,基本薪酬所占比重应较高
D、采用创新战略的企业,基本薪酬水平应低于劳动力市场平均水平
(  C  )
18、个体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岗位和层级所形成的链条指的是( )。
A、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B、职业生涯管理
C、职业生涯通道
D、职业生涯锚
(  C  )
19、在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中,个体的职业活动处于训练、帮助、政策制定阶段的是( )。
A、探索期
B、建立期
C、维持期
D、衰退期
(  B  )
20、( )也是建立企业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和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重要手段。
A、工资平等协商
B、工资集体协商
C、工资自主协商
D、集体合同制度
(  D  )
21、邓洛普的劳动关系系统的构成不包括()。
A、主体
B、环境
C、意识形态
D、工会
(  A  )
2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
A、非劳动收入的减少
B、劳动收入的增加
C、工资水平的下降
D、非劳动收入的增加
(  A  )
23、首先规定利率或贴现率r的值,然后再比较等式两端的数值是否能够使公式成立,这种确定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是否可行的方法称为( )。
A、现值法
B、成本预测法
C、社会收益率法
D、内部收益率法
(  C  )
24、( )是对社会保险标的具有直接保险利益的主体。
A、保险人
B、投保人
C、被保险人
D、受益人
(  D  )
25、下列关于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的法定义务描述错误的是( )。
A、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B、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C、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D、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长期雇佣合同
(  C  )
26、劳务派遣单位在跨地区派遣劳动者时,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应当按照( )规定的标准执行。
A、劳动者户口所在地
B、劳务派遣单位所在地
C、用工单位所在地
D、劳务派遣单位规章制度
(  D  )
27、下列关于劳动争议协商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当事人可以书面约定延长期限
B、劳动争议发生后,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与另一方当事人约见、面谈等方式协商解决
C、协商的期限由当事人书面约定,在约定的期限内没有达成一致的,视为协商不成
D、一方当事人提出协商要求后,另一方当事人只能作出书面回应
(  A  )
28、对人极端关注,是管理方格图中的“乡村俱乐部”领导风格,其坐标为( ).
A、(1,9)
B、(1,1)
C、(5,5)
D、(9,1)
(  C  )
29、员工以同种方式完成相似工作的程度指的是组织结构的( )。
A、权利程度
B、职业化程度
C、规范性程度
D、复杂性程度
(  C  )
30、战略地图实际上是对组织战略实现过程进行分解的一种图形工具,它形象地展示了为确保公司战略得以成功实现而必须完成的各种关键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 )。
A、相关关系
B、因果关系
C、驱动关系
D、内因与外因关系
(  B  )
31、( )培训工作的重点是文化整合和价值观的统一。
A、内部成长战略
B、外部成长战略
C、稳定战略
D、成本领先战略
(  B  )
32、组织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选择的主要领域不包括( )。
A、职位分析
B、职位评价
C、绩效管理
D、奖金、福利
(  A  )
33、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日常的行政事务性管理活动上,这是( )。
A、行政管理联系
B、单向联系
C、双向联系
D、一体化联系
(  C  )
34、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是( )。
A、细分市场
B、不断开拓新市场
C、独特的产品与服务
D、标准化
(  D  )
35、关于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明确区分高绩效员工和低绩效员工
B、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应该把工作标准和组织目标联系起来确定绩效的好坏
C、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应该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D、敏感性和实用性不是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的特征
(  D  )
36、关于绩效监控,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管理者和员工持续的沟通,预防绩效周期内可能存在的问题
B、可以随时发现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调整
C、需要准确记录并定期汇总员工工作中的关键事件
D、容易对工作行为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  A  )
37、绩效评价中,主管难于发现员工身上存在的与主管自身相似的缺点和不足,这种主观错误是( )。
A、盲点效应
B、过宽或过严倾向
C、刻板印象
D、晕轮效应
(  D  )
38、找出工作绩效差距,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来提高员工绩效水平的过程称为( )。
A、绩效计划
B、绩效辅导
C、绩效反馈
D、绩效改进
(  C  )
39、在绩效评价中,评价者对某位员工的评价往往受到员工所属群体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晕轮效应
B、趋中倾向
C、刻板印象
D、首因效应
(  D  )
40、第二版《职业分类大典》的职业分类结构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第五大类为( )。
A、专业技术人员
B、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C、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D、农 、林 、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
(  B  )
41、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 )。
A、1/2
B、2/3
C、3/4
D、3/5
(  A  )
42、职能制组织在( )环境中效果最好。
A、简单/静态
B、复杂/静态
C、简单/动态
D、复杂/动态
(  A  )
43、下列方法中,不属于传统组织发展方法中人文技术的是( )。
A、结构技术
B、敏感性训练
C、调查反馈
D、质量圈
(  A  )
44、为了避免走入绩效面谈中“理解不足”的误区,需要管理者采用的行动是( )。
A、在面谈结束时,归纳并确认谈话内容
B、避免同时对多件事情进行发问
C、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D、以同情的态度提出建议
(  C  )
45、激励劳动者从低生产率的岗位、企业向高生产率的岗位、企业转移,从而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不断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是( )。
A、薪酬水平
B、劳动条件
C、工资差别
D、工资歧视
(  C  )
46、某地区共有人口1 700万人,其中16岁以上人口为1 300万人,就业人口为900万人,失业人口为100万人,则该地区的失业率为( )。
A、6.7%
B、7.6%
C、10%
D、11.1%
(  C  )
47、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工作时间的长短影响( )。丨
A、心理成本
B、机会成本
C、总收益
D、经济收益
(  A  )
48、目标管理的基本核心是强调( )制定具体、可行而且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
A、群体共同参与
B、领导层
C、中层部门
D、自下而上
(  B  )
49、根据麦克里兰的三重需要理论,不属于成就需要高的人的特点的是( )
A、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B、选择高回报、高风险
C、较强的责责任感
D、选择适度的风险
(  B  )
50、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 )。
A、主体间已建立的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依照法律的规定,从而引起权利义务内容和范围的变动
B、主体间依照社会保险法律规定建立起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从而产生一定的权利与义务
C、社会保险法律规定的,能引起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
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法律授权的组织根据法定的职权和法定程序建立的社会保障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