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题目
本试卷为教育学题目,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教育学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C )
1、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 A )
2、学校产生于
( A )
3、学生“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D )
4、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
( B )
5、推动学生的品德认识升华为品德信念的巨大力量是
( C )
6、班级授课制出现于
( A )
7、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形成中起()
( D )
8、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D )
9、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 B )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 A )
11、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 D )
12、不属于报刊,广播,电影等大众传媒媒介特点的是
( B )
13、什么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的独特的心里特征的总和
( A )
14、( )是教育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
( B )
15、由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涉及方案实施,并得出结论的课程属于。( )
( B )
1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
( C )
17、王军写了保证书,决心遵守《中学生守则》,上课不再迟到,但是冷,王军冬天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至于再次迟到。对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 )。
( A )
18、《学记》中提出“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之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反映的是
( C )
19、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 )。
( D )
20、( )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 B )
21、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是( )。
( B )
22、以下各种类型的评价形式中,属于形成性评价的是( )。
( B )
23、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的现象叫。
( B )
24、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什么测验?
( B )
25、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是。
( B )
26、德国邓克尔发现:人看到某物品具有一种功能后就很难看出其他功能,进而影响问题解决,这一现象称为
( C )
27、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 D )
28、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 D )
29、班主任陈老师通过生杏的酸涩和熟杏的香甜来教育一位早恋的初三女生,告诉她,谈恋爱和吃杏子是一样的道理。中学生还没有生长成熟,此刻若谈恋爱,就如同吃生杏子一般,只能又苦又涩:只有到成熟后再去品尝,才会香甜可口,无比幸福。从而使这位女生从早恋中走了出来。这体现了德育的那一原则?( )
( B )
30、某校的校训是“卓越立于全面,广博产生精专”这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
( C )
31、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的手段是( )。
( C )
32、下列哪种角色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 )
( C )
33、我国古代的“六艺”和“欧洲”中世纪的“七艺”都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特征。
( D )
34、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規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
( A )
35、为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把大班上课、小组谈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C )
36、具体规定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 )
( B )
37、反对教育的过早专门化和过分职业化,倡导阅读经典著作,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弥补受教育者的精神空虚和人格缺陷,这种思潮反映了高校课改的( )
( A )
38、古代印度,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的著作是 ( )
( A )
39、( )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 A )
40、()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 B )
41、学校( )建设的重点是尊重与参与、学习与创新、发展与确立诚信价值观。
( C )
42、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 B )
4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 B )
44、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国定制,一直持续到( )。
( D )
45、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 B )
46、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
( B )
47、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叫( )
( B )
48、“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 )的规律。
( A )
49、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 C )
50、道德教育的概念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教育,则是指( )上的德育,道德品质教育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关标签:
-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