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教育学
本试卷为往年教育学,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D )
1、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C )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师德的范畴(
( B )
3、"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C )
4、狭义的教育通常指
( B )
5、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一种(。
( B )
6、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 )
7、下列选项中,与现代科学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不一致的-项是()。
( B )
8、对某一调查对象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目的是为了研究对象前后的变化和差异情况,这种调查是什么?
( D )
9、教育的本质属性( )
( A )
10、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 )
( B )
11、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点。
( B )
12、斯巴达和雅典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
( B )
13、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于教育的和关系的理论是( )
( B )
14、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点。
( A )
15、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 C )
16、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A )
17、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律自励,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该教师的行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 D )
18、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观点的教育家是( )。
( A )
1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强调的是( )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D )
20、“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提法,出自于我国的( )。
( D )
21、学生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
( D )
22、()是从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
( A )
2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是()
( B )
24、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认可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这体现了教育的()
( C )
25、封建社会不会选择技术而选择文史作为正式教育内容这主要体现了对()教育的作用
( A )
26、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主要课程是( )。
( A )
27、“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医生、律师、商人或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说这句话的心理学家是( )。
( B )
2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有些方面向农村倾斜,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 A )
29、一个国家的人口( )是确定该国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
( D )
30、素质教育实施的对象是( )
( B )
31、初中阶段开设的历史与社会课,融合了历史与地理的知识,该课程属于( )。
( D )
32、当代大学生在智力水平、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 )
( C )
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 )
( D )
34、主张高校课程内容应是经典学科,教材以古典名著为主的课程理论是( )
( C )
35、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是( )
( C )
36、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于哪一年 ( )
( D )
37、下列非正式性或非组织性更明显的一种文化是 ()
( B )
38、()是产生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
( D )
39、《教师资格条件》规定,依照教师法第14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他将( )
( C )
40、课程设计的方法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 )。
( C )
41、制约课程设计的主要因素有( )
( C )
42、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
( A )
43、直观的具体手段一般有( )
( B )
4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渠道是( )
( D )
45、不是按教学过程的某个构成因素为中心,而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是()
( C )
46、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
( B )
47、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是( )
( C )
48、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大致是从自我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 )
( A )
49、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
( C )
50、( )是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相关标签:
-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