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本试卷为2023年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35题,每题1分,共计35分)
( C )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 C )
2、课时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属于()。
( D )
3、用来解释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操作性知识属于()。
( D )
4、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块。
( C )
5、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 D )
6、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D )
7、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
( A )
8、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观点是()。
( D )
9、(2007年4月)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因素是()。
( D )
10、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B )
11、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 C )
12、在现代迁移理论中,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是()。
( C )
13、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
( B )
14、教育者利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
( A )
15、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著名教育家是()。
( B )
16、()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
( A )
17、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2009年天津)
( B )
18、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 D )
19、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主张。
( C )
20、“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
( A )
21、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专家教师通常是用()方法,慢慢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
( B )
22、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为()。
( A )
23、毛泽东在( )提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 C )
2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 )原则。
( C )
25、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
( B )
26、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称为( )。
( A )
27、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等属于( )技能。
( C )
28、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
( D )
29、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 )。
( D )
30、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的现代教育趋势是()。
( C )
3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C )
32、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C )
33、老师经常用发小红花、小卡片等方式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这种改变学生行为的方式是()。
( A )
34、小学低年级学生记忆的主要形式是()。
( D )
35、下列属于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是()。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 AB )
1、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
( ABCDE )
2、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 )。
( BCD )
3、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
( ABE )
4、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的几条主要学习定律有()。
( ABCDE )
5、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 F )
1、主题统觉测验属于完成法的投射测验.
( T )
2、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 T )
3、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 T )
4、情感教学是一个连续的内化过程,教师应积极的促成情感教育的“积累效应”.
( F )
5、程序教学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 T )
6、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 T )
7、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
( F )
8、生活管理问题对一些贫困学生是特别重要的自我管理问题.
( F )
9、下位学习不能用形式逻辑来解释。
( F )
10、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四、简答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如何利用言语直观进行教学?
2、在运用变式时,常常发生什么错误?
3、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时,运用了哪些评估性会谈中的专门技术?
4、简述设计教学法。
5、简述先进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要求。
五、材料分析题 (共3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在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中,当代生物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中国民间则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说,当代遗传学的发展也为人们重新认识这一观点提供了某些方面的证据。请问: (1)什么是遗传素质? (2)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2、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 是我市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 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3、请阅读李吉林老师成长经历片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回答问题。4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这一进去就是40年。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觉得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这样的精神世界驱动着我,鞭策着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废,于是,我会为寻找孩子观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专心致地认别、挑选;我会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时候,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读课文”;夜深人静之时,我进入教材所描绘的境界会为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动,从而一个个巧妙的构思如涌之泉流泻而出;课堂中,我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使学生心领神会;一场大雪后,我又会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然后和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当孩子们把雪球扔中了我,我笑得比孩子们还要开心,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我在读师范时,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朗诵会、创作舞蹈,我也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习弹琴,夏天在小小的琴房里练弹琴,尽管蚊子叮,浑身是汗,却乐趣无穷,整个身心都沉醉在琴声中了。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当教师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的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就有厚厚的几本。近20年来,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做了不少卡片。学习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我常常用屈原的话来鼓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知识结构?2、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结构?
相关标签:
- 教育学、心理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