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题
本试卷为(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题,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
本卷包括如下题型: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 D )
1、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此教师处于成长过程中的( )阶段。
( B )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 A )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
( C )
4、古希腊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
( B )
5、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这说明了( )。
( A )
6、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
( C )
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
( A )
8、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 )
9、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 )
( D )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孔子教育主张的是()。
( B )
11、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 C )
12、大脑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不同,出生五至十个月发展最为迅速,五、六岁是显著的加速期。这体现了人的发展具有()。
( D )
13、关于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法错误的是( )。
( C )
14、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
( A )
15、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B )
16、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的课程属于()。
( A )
17、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考察,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玉饰、碑刻书画等。这对理解中国古代史及文明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 )。
( D )
18、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都属于()
( D )
19、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下列关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20、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即时练习与反馈校正属于( )。
( D )
21、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描述和概括的是( )。
( B )
22、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在求知过程中组织属于自己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C )
23、以下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
( A )
24、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人的感觉阈限( )。
( C )
25、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 )。
( B )
26、有人常常没有理由地一遍又一遍地做出某一行为或某一系列行为,这属于( )。
( C )
27、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的欲望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 A )
28、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这属于()。
( D )
2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
( A )
30、班级建设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制定( )。
( D )
31、个别教育是指( )。
( D )
32、对于教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
33、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 C )
34、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 A )
35、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
( C )
36、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
( B )
37、下面是上海实验小学的一则评语: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们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这则评语主要体现了( )。
( B )
38、通过设置选择题、填空题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是( )。
( C )
39、“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 )。
( A )
40、《红楼梦》一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B )
41、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
( B )
42、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进程的不均衡性,表现为( )。
( B )
43、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 )。
( B )
44、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
( C )
45、中学生小博得知自己物理竞赛成绩名列年级第一,在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在学校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了小博的情绪具有( )。
( B )
46、“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影响所致。
( B )
47、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这是( )教养方式。
( A )
48、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 D )
49、“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反映的是( )因素对人的影响。
( B )
50、中学生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
相关标签: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