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相关题目
本试卷为教育心理学相关题目,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心理学相关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共35题,每题1分,共计35分)
( A )
1、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叫()。
( C )
2、一个学生的实际年龄为8岁,经测试其智力年龄为10岁,那么他的比率智商(IQ)是()。
( C )
3、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 D )
4、教育制度化的形成是以( >为标志的。()
( C )
5、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是以()的发表为标志的。
( A )
6、明代以后使科举考试形成固定格式的是()。
( A )
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
( B )
8、重在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是()。
( B )
9、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
( A )
10、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的是()。
( C )
11、(2007年10月)强化在塑造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观点源于()。
( B )
12、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 A )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B )
14、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 B )
15、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 A )
16、在学生中流传的俏皮话“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这其中体现的心理学效应是()。
( C )
17、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 D )
18、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C )
19、把《辛丑条约》中的内容记忆为“钱禁兵馆”(前进宾馆),主要是运用了下列哪种记忆术?()
( B )
2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实现的?()
( D )
21、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
( B )
22、班级授课制创始于()。
( B )
23、()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 B )
24、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称为()。
( B )
25、儿童对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思想观点、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就是()。
( C )
26、问题能否有效地解决取决于头脑中什么的贮存?()
( B )
27、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 B )
28、反应指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这类目标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强调对特殊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 C )
29、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的领导属于()。
( B )
30、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 A )
31、最担心的问题是:“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这时,教师处于发展的()阶段。
( C )
32、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
( C )
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34、下列哪一个不是维纳成败归因维度?( )
( C )
35、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 ABCE )
1、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包括()。
( ABC )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BCDE )
3、高创造性儿童具有( )特点。
( BCDE )
4、关于“五四”以后小学教育发展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CDE )
5、下列关于启发性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 F )
1、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
( T )
2、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
( F )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
( T )
4、在心理学中的个性或人格是同一概念.
( F )
5、主题统觉测验属于完成法的投射测验.
( F )
6、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
( T )
7、语言的发展进程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 T )
8、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 T )
9、在心理学中,传统上被称为技能的东西,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中被称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 T )
10、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论,符合认知发展的辩证运动规律。
四、简答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学习迁移主要受哪几种因素的影响?
2、简答课外活动的作用。
3、简述美育的任务。
4、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和教育作用。
5、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功能是什么?
五、论述题 (共3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
2、“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3、论述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六、材料分析题 (共2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一名专家到一所小学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她浏览了一下课本,向学生问道:“假如你在地下挖一个几百米深的坑,坑底比上面是热还是冷呢?”没有学生能够回答。这时,教师对专家说,“我确信他们是知道的”。于是教师向学生问道,“地球的内核是什么样的状态?”“地球内核是火热的熔岩”,同学们齐声回答。试问,为什么原本有意义的知识,学生只能如此死记硬背?请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2009年湖南)
2、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问题: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相关标签:
- 教育学、心理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