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冲刺卷

本试卷为教育心理学冲刺卷,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心理学冲刺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35题,每题1分,共计35分)

(  A  )
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  B  )
2、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
A、课余活动
B、课外活动
C、群众活动
D、文娱活动
(  A  )
3、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观点是()。
A、外铄论
B、内发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  B  )
4、班级授课制出现以后产生了()。
A、教师
B、班主任
C、学生
D、校长
(  C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A、14
B、16
C、18
D、15
(  B  )
6、智慧的最高表现是()。
A、间接思维
B、逻辑思维
C、形象思维
D、概括思维
(  A  )
7、关于新课程的理念说法不科学的一项是()。
A、小学阶段以分科为主,中学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为主
B、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C、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
D、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  A  )
8、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客观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  D  )
9、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  D  )
10、根据()的观点,心智技能和学习策略都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区别在于前者的作用是对外办事,后者用于对内调控。
A、桑代克
B、加里培林
C、斯金纳
D、加涅
(  C  )
11、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型操作技能。
A、连续
B、闭合
C、粗放
D、徒手
(  B  )
12、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  D  )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看具体情况,可有多端性
(  B  )
14、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
A、讨论法
B、头脑风暴法
C、启发法
D、用途扩散法
(  D  )
15、儿童道德发展的公正阶段是在()。(2009年浙江)
A、2—5岁
B、6—7岁
C、8—10岁
D、11—12岁
(  D  )
16、“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运用了()。
A、全身松驰训练
B、强化法
C、肯定性训练
D、系统脱敏法
(  B  )
17、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是()。
A、发现教学
B、指导教学
C、程序教学
D、合作教学
(  D  )
18、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之为()。
A、学习目的
B、教学目的
C、学习目标
D、教学目标
(  B  )
19、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2009年江苏)
A、期望效应
B、皮格马利翁效应
C、放大效应
D、预期效应
(  B  )
20、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A、群体压力
B、群体动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  D  )
21、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A、教师
B、课程
C、教学目标
D、学生
(  C  )
22、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  B  )
23、在西方,被公认的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2009年.甘肃)
A、梅伊曼
B、桑代克
C、推盂
D、贾德
(  D  )
24、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D、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  B  )
25、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教育者“教”的客体不是双客体,而是一种复合客体
B、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如何教”和“教什么”的过程
C、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教”的主体
D、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  B  )
26、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  C  )
27、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
A、复述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  D  )
28、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 )。
A、元认知计划
B、元认知能力
C、元认知控制
D、元认知知识
(  C  )
29、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  D  )
30、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
A、注意集中能力
B、注意稳定能力
C、注意转移能力
D、注意分配能力
(  D  )
31、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主要体现在()。
A、生产社会产品
B、发明生产工具
C、进行生产经营
D、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B  )
32、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  B  )
33、跑步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这种现象是()。
A、同化
B、条件反射
C、顺应
D、无条件反射
(  C  )
34、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之为()。
A、形成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  A  )
35、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叫()。
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格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  BCE  )
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A、动作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  ABCDE  )
2、下列属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的是()。
A、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D、消退
E、惩罚
(  CD  )
3、下列属于非正式评价的是()。
A、测验
B、问卷
C、观察
D、谈话
E、布置作业
(  ACDE  )
4、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包括()。
A、无歧视原则
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  ABCDE  )
5、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
A、言语信息的学习
B、智慧技能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
D、态度的学习
E、运动技能的学习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   T  )
1、在问题解决中,发现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在明朗期. 
(   F  )
2、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 
(   F  )
3、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分类受年龄与内容局限. 
(   T  )
4、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   T  )
5、准备是指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   F  )
6、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 
(   F  )
7、穿着,举止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   F  )
8、自杀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出现谣言等失真信息的传播,教师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向有关学生及时公布详细的事实真相,尤其对于中学生. 
(   F  )
9、试误式解决问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征;顿悟式解决问题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征。 
(   F  )
10、专家解决问题时由于善于应用一般解题策略,所以他们比新手解决问题快而且不易出错。 

四、简答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班主任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2、课外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3、我国小学教育评价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4、小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5、迁移的作用是什么?

五、论述题 (共3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结合实际说明行为改变的几种方法。
2、结合教学实际,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
3、论述毕生发展观及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六、材料分析题 (共2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某小学四年级的李小彤同学属于那种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相对落后,而平时上课又不太遵守课堂纪律的后进生,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同学和老师们的歧视。班主任和很多任课老师明确表现出对该同学的放任和漠视,以至于该同学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关系异常紧张,她故意顶撞老师,课堂上搞恶作剧等,有很多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直到某一天新换了一位班主任老师,新班主任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在了解李小彤,李小彤也在“观察”着新来的班主任……
请依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作为班主任在做好后进生工作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2、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