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育学、心理学

本试卷为2022年教育学、心理学,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共35题,每题1分,共计35分)

(  A  )
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环境
(  B  )
2、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手段称为()。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  C  )
3、“以提供建构认知结构的框架为教学的切入点”属于()教学策略。
A、先行组织者
B、掌握学习
C、支架式
D、抛锚式
(  B  )
4、关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按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  B  )
5、个体通过学习,经由前四个阶段的内化之后,所学得的知识观念已成为自己统一的价值观,并融入性格结构之中的情感教学目标是()。
A、形成价值观念
B、价值体系个性化
C、反应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  A  )
6、古罗马的昆体良在《论演说家的教育》中,提出了()的学习过程理论。
A、“模仿、理论、练习”
B、“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C、“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C  )
7、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的官学体系。
A、官学合一
B、官师合一
C、政教合一
D、科举制
(  C  )
8、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A、热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D、团结互助
(  C  )
9、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电化教学
B、复式教学
C、课堂教学
D、现场教学
(  B  )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做好辅导
(  D  )
11、在认识方式中,有一种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这种认知方式是()。
A、沉思型
B、辐合型
C、冲动型
D、发散型
(  D  )
12、(2007年10月)“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这一观点源自于()。
A、联结学习理论
B、认知一结构理论
C、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B  )
13、某些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远景的间接动机
(  A  )
14、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  A  )
15、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  B  )
16、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
B、学习策略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
C、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D、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
(  D  )
17、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A、方法
B、手段
C、内容
D、途径
(  D  )
18、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A、促进
B、阻碍
C、无影响
D、有时促进有时阻碍
(  B  )
19、课堂上教师提出如何治理空气污染?诸如这类问题属于()。
A、有结构的问题
B、无结构的问题
C、闭合式问题
D、启发式问题
(  A  )
20、学生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
A、班主任
B、班长
C、德育教师
D、校长
(  B  )
21、根据布卢姆等人在教育目标领域的研究,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例如,“在乒乓球比赛中,面对各种情况,抽球还击的比率达到90%”。这具体属于动作技能教学目标中的哪个目标?()
A、模仿
B、习惯化
C、准确
D、连贯
(  A  )
22、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
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  D  )
23、()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选择题
B、是非题
C、论文题
D、填空题
(  C  )
24、心理是人脑对()。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  B  )
25、在西方,被公认的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2009年.甘肃)
A、梅伊曼
B、桑代克
C、推盂
D、贾德
(  A  )
26、( )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问题
B、教育现象
C、教育事实
D、教育规律
(  B  )
27、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  A  )
28、《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原则。
A、启发性
B、循序渐进
C、直观性
D、因材施教
(  D  )
29、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 )。
A、比较法
B、榜样法
C、自我教育法
D、评价法
(  C  )
30、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
A、班主任
B、班干部
C、集体教育
D、个人教育
(  C  )
31、在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分支的标志是( )。
A、乌申斯基的《教育心理学》
B、鲍尔文的《教育心理学》
C、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D、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  D  )
32、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正确的观点是()。
A、知识越多,能力越强
B、能力主要是在知识的学习中获得的
C、专门训练学生的能力比掌握知识重要得多
D、知识的掌握依赖于能力的增强
(  C  )
33、我国近现代幼儿教育机构创设于()年。
A、1901
B、1902
C、1903
D、1904
(  B  )
34、下列属于个性的是()。
A、需要
B、气质
C、动机
D、世界观
(  C  )
35、以下属于关系概念的是()。
A、皮衣
B、艺术家
C、高低
D、铅笔室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  ABC  )
1、作为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主要是指()。
A、教育学
B、心理学
C、学科教学法
D、教育心理学
E、义务教育法
(  BC  )
2、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A、自上而下的迁移
B、自下而上的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E、水平迁移
(  ABCD  )
3、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应该是()。
A、合作
B、友爱
C、民主
D、平等
(  ABD  )
4、认知测验包括()。
A、智力测验
B、特殊能力测验
C、兴趣测验
D、创造力测验
E、人格测验
(  ADE  )
5、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
A、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B、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思想
C、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
D、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
E、教育自由化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   F  )
1、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   F  )
2、主要着眼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策略设计,往往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主导策略,来解决教学组织形式等核心问题。 
(   F  )
3、儿童统觉测验适用于4岁以下的儿童. 
(   T  )
4、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 
(   T  )
5、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 
(   F  )
6、穿着,举止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   T  )
7、文化模式正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趋势. 
(   F  )
8、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   T  )
9、学习与表现(performance)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   T  )
10、心理学家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四、简答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要素是什么?
2、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哪些原则?
3、简述学生的本质特征。
4、简述评估性会谈的方法。
5、编排教科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五、材料分析题 (共3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脑筋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
2、阅读《动物学校》这个故事,回答相关问题。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1、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设置作一评析。2、请你就该校的教学评价作一评析。
3、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二)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请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对以上现象分别作出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