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

本试卷为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共35题,每题1分,共计35分)

(  D  )
1、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公正阶段是在()。
A、2—5岁
B、6—7岁
C、8—10岁
D、11、12岁以后
(  C  )
2、课时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属于()。
A、以策略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B、以媒体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C、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D、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  B  )
3、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  A  )
4、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A、根舍因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赞科夫
(  D  )
5、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  A  )
6、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综合论的观点
(  D  )
7、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
A、文法教育
B、骑士教育
C、宗教教育
D、六艺教育
(  B  )
8、学校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  C  )
9、培养勤奋感的最佳时期是()。
A、2-3岁
B、4-5岁
C、6-11岁
D、12-18岁
(  A  )
10、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处于青年期的特征是()。
A、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  B  )
11、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  B  )
12、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
A、学习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B、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C、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
D、操作性行为和反应性行为
(  C  )
13、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
A、思想政治素质
B、教育理论素质
C、职业道德素质
D、职业技能素质
(  A  )
1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辅助作用
D、基础作用
(  C  )
15、小学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这体现出小学教育的()。
A、普及性
B、实践性
C、基础性
D、发展性
(  C  )
16、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  B  )
17、()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
(  D  )
18、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A、做好管理工作
B、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C、提高学生成绩
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A  )
19、班主任就学生中发生了显著变化的某个方面进行总结,这属于()。
A、专题总结
B、全面总结
C、学期总结
D、具体总结
(  D  )
20、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A、最终结果
B、中间环节
C、目标
D、最高阶段
(  A  )
21、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
A、规定限制
B、理解
C、协助
D、同情
(  D  )
22、西方首先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是()。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卢梭
D、杜威
(  B  )
23、“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这是下面哪种理论的观点对人们的教育方式影响的结果?(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平行论
(  D  )
24、“教育万能”论的代表是( )。
A、柏拉图
B、孟子
C、荀子
D、洛克
(  C  )
25、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
A、产生成就感
B、观察榜样
C、相信自己
D、认识自己
(  B  )
26、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划分为( )。
A、自迁移、近迁移和远迁移
B、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D、正迁移和负迁移
(  D  )
27、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 )。
A、教室的布置
B、教师的行为表现
C、学生的学习方式
D、学生座位的分配
(  A  )
28、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  A  )
29、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  A  )
30、“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年的教育方针。
A、1957
B、1958
C、1985
D、1995
(  A  )
31、下列关于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格塞尔
C、威尔逊
D、弗洛伊德
(  C  )
32、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为()。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个体自我
(  B  )
33、当人在做某件事情失败时,常常要去寻找原因,能够激发动机的归因是()。
A、任务难度太大
B、努力不够
C、运气不好
D、能力不够
(  B  )
34、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是在()。
A、0—2岁
B、2—7岁
C、7--12岁
D、12岁以后
(  D  )
35、具有失败倾向的学生更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
A、能力
B、难度
C、努力
D、运气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  AD  )
1、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A、学习需要
B、学习迁移
C、学习心理
D、学习期待
E、学习技能
(  ABC  )
2、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等活动。
A、独立作业
B、复习
C、预习
D、社会实践
E、课外活动
(  CD  )
3、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
A、创造力
B、求知欲望
C、个体思维的灵活性
D、已有知识经验
E、好奇心
(  ABCD  )
4、我国的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  ABC  )
5、教师角色定位的一般认识有()和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
A、学生的楷模
B、父母的代理人
C、知识的传播者
D、学习的促进者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   F  )
1、国家课程在实施上具有可选择性。 
(   F  )
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   F  )
3、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 
(   T  )
4、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 
(   T  )
5、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的能力称为元认知. 
(   T  )
6、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   T  )
7、家长具有很强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   T  )
8、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心理咨询较为变动的工作方式. 
(   T  )
9、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   F  )
10、也可以把图式看成是概念,因为它们都是反映事物的共同属性。 

四、简答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请说明男性和女性在智力成分上的差异。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3、简述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
4、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5、阐述早期的主要迁移理论并作比较。

五、论述题 (共3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正确的指导结果归因,可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试谈谈学生对结果的归因对其以后学习行为的影响,以及这对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意义。
2、论述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3、论述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六、材料分析题 (共2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
2、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荼的唯一标准问题: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
相关标签:
  • 教育学、心理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