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育学、心理学

本试卷为2022年教育学、心理学,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共35题,每题1分,共计35分)

(  B  )
1、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
A、课余活动
B、课外活动
C、群众活动
D、文娱活动
(  D  )
2、“学不躐等”反映了()教学原则。
A、巩固性
B、启发性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  D  )
3、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力量。
A、权力
B、权威
C、威严
D、人格
(  A  )
4、体现测验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程度的指标是()。
A、效度
B、难度
C、信度
D、区分度
(  B  )
5、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  D  )
6、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
A、基础教育
B、职业技术教育
C、高等教育
D、成人教育
(  C  )
7、(2008年4月)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守恒观念出现的关键是()。
A、多维思维
B、自我中心思维
C、可逆思维
D、具体逻辑思维
(  B  )
8、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
A、学习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B、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C、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
D、操作性行为和反应性行为
(  B  )
9、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B、热爱学生
C、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D、教师的责任心
(  B  )
10、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利用榜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这属于()。
A、直接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  B  )
11、(2007年10月)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
A、马斯洛
B、班杜拉
C、维纳
D、斯金纳
(  C  )
12、(2003年4月)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
A、后记部分
B、原则部分
C、说明部分
D、序言部分
(  A  )
13、关于新课程的理念说法不科学的一项是()。
A、小学阶段以分科为主,中学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为主
B、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C、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
D、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  A  )
14、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A、课程设置
B、课时分配
C、学科顺序
D、学周安排
(  D  )
15、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
A、活动技能
B、学习技能
C、一般技能
D、认知技能
(  C  )
16、问题能否有效地解决取决于头脑中什么的贮存?()
A、图式
B、原理理论
C、知识经验
D、实践操作
(  C  )
17、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其高峰发病年龄在()。
A、3~5岁
B、5~7岁
C、8~10岁
D、12~13岁
(  D  )
18、下列不是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的是()。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评价作用
D、修正作用
(  D  )
19、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  D  )
20、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  C  )
21、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  B  )
22、课业及进程的结合叫( )。
A、教程
B、课程
C、课表
D、学期
(  C  )
23、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 )。
A、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B、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C、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D、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  B  )
24、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 )。
A、负迁移
B、正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
(  B  )
25、陆钦斯的量杯实验证明的是( )现象。
A、变势
B、定势
C、迁移
D、原型启发
(  C  )
26、通过对整数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数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有理数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  A  )
27、( )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它是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群体气氛
D、人际关系
(  B  )
28、我国科举考试使用的教材主要是()。
A、“六艺”
B、“四书”“五经”
C、《学记》《理学》
D、“七艺”
(  D  )
29、关于智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智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
B、学生学习成绩差与智力水平密切相关
C、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智力
D、每个学生有各自的天赋与潜力,应该区别对待
(  C  )
30、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
A、“废科举,兴洋务”
B、“办洋务,兴学堂”
C、“废科举,兴学堂”
D、“废私塾,兴学堂”
(  C  )
31、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  B  )
32、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  A  )
33、下列不属于意志品质的是()。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力
D、坚定性
(  A  )
34、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性格差异
B、气质差异
C、能力差异
D、兴趣差异
(  B  )
35、创造性主要表现为()。
A、创造性意识
B、创造性思维能力
C、创造性情感
D、灵感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  BCD  )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加涅
E、维纳
(  ABCDE  )
2、为了使上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气氛热烈
E、表达清晰
(  ABCD  )
3、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生哪几种策略?()
A、总结
B、提问
C、析疑
D、预测
E、复习
(  ABC  )
4、讲授法可分为三种,即()。
A、讲述
B、讲解
C、讲演
D、讲读
E、讲说
(  ABCE  )
5、主题班会的组织,一般要经过如下阶段:()。
A、确定主题
B、精心准备
C、具体实施
D、反馈评价
E、效果深化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   T  )
1、实施计划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   F  )
2、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   F  )
3、理解是阅读的基础,因而近年来对阅读策略研究较多的是理解策略,自我提问策略和总结策略是两种最主要的理解策略。 
(   T  )
4、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   T  )
5、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 
(   T  )
6、面部表情受生物遗传的因素影响很大. 
(   T  )
7、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   F  )
8、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分类受年龄与内容局限. 
(   T  )
9、冯特曾经宣布不能对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研究. 
(   T  )
10、家长具有很强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四、简答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原有认知结构是怎样作用于学习迁移的?
2、促进学生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3、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特点。
4、简述教师学习小学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5、试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五、材料分析题 (共3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刚上一年级的小刚,上超市拿起话梅就吃。被同学告诉老师。
老师找到小刚.问他为什么吃话梅.小刚说,“在家就是拿起来就吃。”
老师说:“你的话梅是哪来的?”
小刚说:“妈妈买的。”
老师说:“妈妈怎么买的?”
小刚说:“用钱买的。”
老师说:“钱是怎么来的?”
小刚说:“妈妈用劳动换来的。”
老师说:“所以是妈妈用劳动换来的钱,然后才能买话梅来给你吃。你没有给人家钱.是不能吃别人的话梅的!”
小刚说:“我知道了老师.那人家说我是小偷.老师.我是吗?”
老师说:“小刚不是,小刚是还没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区别.”
通过师生的对话.直接改变了师生哪种品德能力,对学生的品德形成有什么意义?
2、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四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 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 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 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 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 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
3、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她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便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伟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问题:黑格尔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相关标签:
  • 教育学、心理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