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题库
本试卷为教育心理学题库,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心理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35题,每题1分,共计35分)
( C )
1、广义的学习是反映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下列现象不属于学习的是()。
( A )
2、俄国教育家()于1867~1869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这本著作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
( A )
3、已有旧信息对新信息的学习的抑制作用叫做()。
( B )
4、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的理论是()。
( D )
5、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 B )
6、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的是()。
( C )
7、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B )
8、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C )
9、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的修业年限为()年。
( A )
10、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观点是()。
( C )
11、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D )
12、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D )
1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C )
14、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C )
15、把《辛丑条约》中的内容记忆为“钱禁兵馆”(前进宾馆),主要是运用了下列哪种记忆术?()
( B )
16、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工作。
( C )
17、作为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古代教学思想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这本专著是()。
( D )
18、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在因素为()。
( B )
19、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20、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D )
21、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 A )
22、班主任就学生中发生了显著变化的某个方面进行总结,这属于()。
( B )
2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C )
24、下列关于态度与品德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
( C )
25、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D )
26、下列教学策略中,不属于个别化教学的教学策略是()。
( D )
27、“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来的?( )
( A )
28、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
( C )
29、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然后写出重点的这种策略是属于(. )。( )
( B )
30、学习者因榜样受到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我们称这种强化为( )。
( A )
3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 )
32、以下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是()。
( C )
33、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C )
34、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B )
35、要打开一个三位数组成的密码锁,可以从000,001,002逐一尝试直到998,999,最终便会找到一个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 ABCDE )
1、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CDE )
2、问题行为的一种分法是分为三种类型()。
( ABCD )
3、我国法律规定保护少年儿童的权利主要有( )。 .
( ABD )
4、遗传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BC )
5、我国的心理学家把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三阶段。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 F )
1、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 T )
2、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 T )
3、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 T )
4、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 T )
5、画人测验属于表达法的投射测验.
( T )
6、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学龄前是不能真正掌握数的概念的.
( T )
7、心理治疗原则上不主张多用药.
( T )
8、文化模式正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趋势.
( T )
9、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等.
( T )
10、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论,符合认知发展的辩证运动规律。
四、简答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为什么说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2、教师应如何备课?
3、简述小学生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4、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5、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五、材料分析题 (共3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一小学某班,有一伙“小捣蛋”爱玩足球。为了玩球和看球赛,常影响学习,有时迟到、旷 课,甚至几次为了抢球和争夺场地,与别班同学发生冲突。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组织这 些“小捣蛋”成立了一个球队,进了队长,并制订了队规。此后,每天组织练球。在活动中练 出了纪律、团结、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请用德育原则分析这一案例。
2、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 是我市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 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3、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脑筋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
相关标签:
- 教育学、心理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