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招聘题目

本试卷为中学教师招聘题目,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覆盖的内容包括: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中学教师招聘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共35题,每题1分,共计35分)

(  A  )
1、纪60年代初,()发起课程改革,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布鲁纳
B、布卢姆
C、桑代克
D、斯金纳
(  A  )
2、学生问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沉默型与冲动型
C、辐合型与集中型
D、判断型与综合型
(  C  )
3、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了化学中的某些规律,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
A、接受学习
B、意义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  C  )
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  A  )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  D  )
6、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稳定性和精确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
A、操作定向阶段
B、操作模仿阶段
C、操作熟练阶段
D、操作整合阶段
(  B  )
7、教育者利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指导自我教育
(  C  )
8、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情感
B、道德认知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  C  )
9、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
(  A  )
10、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提出的。
A、德鲁克
B、马卡连柯
C、杜威
D、布鲁纳
(  D  )
11、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作出决策
(  B  )
12、力求在本学期取得好成绩,争取拿到奖学金,属于(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认知内驱力
(  D  )
13、廖世承在( )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  D  )
14、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的年龄大致为( )
A、10~12 岁
B、8-10 岁
C、0~2岁
D、2 ?7 岁
(  C  )
15、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  B  )
16、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 )
A、见风流泪
B、谈梅生津
C、睹物思人
D、望而生畏
(  D  )
17、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视觉
C、色觉
D、知觉
(  B  )
18、吟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一种( )
A、记忆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  B  )
19、“捧腹大笑”“手舞足蹈”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  D  )
20、荣誉感、友谊感、革命人道主义情感属于( )
A、理智感
B、热爱感
C、审美感
D、道德感
(  D  )
21、下列能力中,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
A、音乐能力
B、数学能力
C、操作能力
D、想象力
(  C  )
22、投射测验的特点是( )
A、客观测验
B、纸笔测验
C、结构不明确
D、含有一系列问题
(  C  )
2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是( )
A、科举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禅让制
(  D  )
24、“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观 点的观点。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D  )
25、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或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是( )
A、愉快教学法
B、情境教学法
C、成功教学法
D、尝试教学法
(  B  )
26、在实践活动法实施过程中,中心是( )
A、家长
B、学生
C、教师
D、校长
(  D  )
27、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榜样示范法
D、说服教育法
(  D  )
28、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不包括( )
A、心理素质
B、道德素质
C、能力素质
D、体育素质
(  B  )
29、对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发展变化趋势的正确描述是( )
A、流体智力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晶体智力则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B、流体智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晶体智力则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C、流体智力保持不变,晶体智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D、晶体智力保持不变,流体智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  C  )
30、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了德育的( )
A、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原则
B、渗透和熏陶的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原则
D、一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
(  B  )
31、“纸上谈兵”“坐而论道”这两个成语都是在强调我们要正确处理(??)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C  )
32、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定金应当(??)
A、返还
B、上缴国库
C、双倍返还
D、三倍返还
(  A  )
33、以汇票、支票等依法可以质押的权利出质作为债权担保的质押方式是(??)
A、权利质押
B、动产质押
C、抵押
D、留置
(  B  )
34、各种形式的生物有机体及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生命运动都需要能量,这种能量归根到底来自(??)
A、光合作用
B、太阳辐射
C、信息流通
D、新陈代谢
(  C  )
35、以下对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是一种与时间有关的离散波形
B、利用计算机录音时,首先对模拟声波进行量化
C、利用计算机录音时,首先对模拟声波进行采样
D、数字声音的存储空间大小只与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有关

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  ABC  )
1、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作用实现的。
A、导向
B、激励
C、评价
D、控制
(  ABCDE  )
2、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主要有()。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表达清晰
E、气氛热烈
(  AC  )
3、下列人物中,( )属于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A、沛西?能
B、孟禄
C、利托尔诺
D、马克思
E、赫尔巴特
(  ABCDE  )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主要有( )
A、激发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  BDE  )
5、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
A、向学生回归
B、向教师回归
C、向社会回归
D、向学校回归
E、向教育实践回归

三、判断题 (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   F  )
1、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   T  )
2、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 
(   T  )
3、社会惰化是没有办法消除的。 
(   F  )
4、脑是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中枢。 
(   F  )
5、最早作出普及义务教育规定的国家是英国。 
(   T  )
6、对于素质教育的目的来说,做人是成才的基础,成才是做人的发展。 
(   T  )
7、广义的教育制度不仅包括教育行政机构,也包括教育实施机构。 
(   T  )
8、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   F  )
9、教育研究的综合性要求用全面的、整体的和联系的观点去认识教育现象,从总体上把握教育系统或 子系统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运行方式及发展规律。 
(   T  )
10、研究型学习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反对通过开始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 

四、简答题 (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简述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2、试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3、简述教师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教师的职业良心如何调节教师的行为?
5、怎么解决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和少年的义务教育问题?

五、论述题 (共3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举例分析相似性对迁移的影响。
2、怎样理解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
3、你认为教师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为什么?

六、材料分析题 (共2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及其助手进行了一次所谓“预测未来与发展”的著名实验:在一番虚张声势的测量之后,实验者随意地勾画出一些人的名字,神秘地告诉老师,他们是“天才”。十一个月后,他们发现这些“天才”的智力发展水平超过平均值,且个个精神活泼,积极上进,与教师的关系也比其他学生更密切了--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来源。而我国的一位年轻教师曾遇到这样一件令他终生愧疚的事情:一个学生一次作业不理想,他一生气,在作业本上划了一个通页的大“×”。没想到他的这个行动竟然使得这位同学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最后辍学去做小买卖去了。请结合以上事例,谈谈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
2、王某想去参加教师招聘考试,问及原因,他回答说:“教师工作轻松、悠闲,每年还有寒暑假,我图的 就是这个。”也有人认为教师的劳动就是“三清”(清闲、清贫、清高)。对这些看法,应做何评价?